第134章(第2/2页)
章节报错
小瞧了刘氏这贱人!生个女儿就升到嫔位!又羡慕人家有个做正经事的爹。
刘氏的父亲正做着苏州知府。本身是科举出身,官声正,在士林地位高,很受百姓爱戴。是极得圣心的人物。
最糟心的是贤妃贾氏。刘氏这个孩子本该养在她名下。别管她和刘氏恩怨如何,先挂了名,再徐徐图之,尚有可为。这下子啥都图不来,还凭空多了个强劲的敌手。庶妃和淑嫔天差地别,俩人在一个宫里,那又是个得宠的,自己以后的日子更艰难了。
家里人办事太不靠谱!让他们找个美人那么难?现在还没办好?!
贤妃宫里的用具也报废一堆。
这帮女人不长记性,忘了东巡途中的“反浪费运动”。
补充器具用品的要求递到内务府,按照她们的品级配备,大多数今年已经超额了。
对不住,圣上有严旨,多高级用多少东西,超了的部分今年不用您贴钱了,明年就得您自掏腰包。这回也不能补,您等到过了年吧。奴才们奉旨行事,又是在这严查内务府的档口上,多少大脑袋都掉了,奴才们算啥?您多体谅吧!要不,您拿银子,奴才们给您填上?
不填少用的。憋气窝火还得出钱,病了好几个。
由此,后宫中动辄拿东西初期,不管多昂贵的瓷器、丝绸、玉器、珠宝都敢毁、敢摔的事情明面上几乎绝迹。
最倒霉的是惠妃。
刘氏生孩子时除了凶险。查来查去,查到她宫里许贵人头上了,许贵人本人夺了位份。惠妃负连带责任,被佟佳贵妃点了几句,让她管好自己宫里的事物,心思别老放在宫外。
惠妃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了。
宫外?这话是谁说的?皇上?难道皇上察觉到了?
最近动作多点儿,都是为了胤褆……
第一百六十章纷繁世事
惠妃老实了。又去信让家里人、儿子、儿子的班底都老实点儿。
皇上那话不是说给老娘一个人听的!
偏偏又有恶心她的事。
那个被夺位的许贵人关起来之前,跟惠妃说,她的确对刘氏出手过,三个月之前,可惜没成功。之后再没动作。
那刘氏生产时是咋回事?这黑锅我咸福宫可不能背!
惠妃发动人手去查。
根据她得到的回报,是苏可休联合德妃宫里的贵人做的。不过痕迹消除得很彻底,抓不着人家把柄了。
贵人?她哪来那么大本事?做下这事还能把自己摘干净,再栽到我咸福宫里来?,哼!只怕是吴雅氏那贱人指使的吧?
最可气的是,苏可休这个奴才秧子是她的人!要不是吴雅家的人有意引着,吴嬷嬷能在浣衣局里那么巧碰着苏可休?哼!原来出身包衣奴才还有这个好处!
后宫女人,使绊子、下毒、栽赃、陷害、上眼药、挑拨离间等等是常态,不死不休。
几个老资格的妃子之间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是稳、准、狠。
惠妃认定是德妃对上她,反正俩人积怨十几年了,有机会她也会做同样的事,不奇怪。她不能挨打不还手,跌份不说,在宫里也会被小瞧,墙倒众人推的道理在宫里体现得最淋漓尽致。于是惠妃安排人找德妃的麻烦。
宫里找麻烦最容易,就看能不能做得高明。德妃很快就倒了一次霉。反应过来细品,居然是惠妃这个老冤家。
在宫里这样的亏谁都吃过,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再报复回去就是。
这两人都有分寸,这么些年的后宫生涯不是白混的。知道咋样才不会惹怒皇帝。几个回合下来,各有胜负,皇帝果然当没看见。
大年下的,后宫里的暗斗红红火火。兴许是物极必反,表面上竟然十分和谐。
唐果住在弘德殿,只知道有了个十四皇女和刘氏升位,皇帝告诉她的。其他的明争暗斗她是没听说的。
刘氏是怎么回事,唐果心里其实特好奇。不过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他说精况特殊,又说自己没出线,那便是真的。想必刘氏背后另有来历缘由。既然现在不宜知晓内情,那她也莫要深问。
苏身份敏感,不能在宫中久待。唐果打理了一大堆吃的、穿的、用的,让苏带回药王山,连袁团儿那份都在里面。除了过年的东西,明年的衣服啥的都给备好了。苏和唐果告别,走了。
摸着苏给带来的鹅绒被,唐果还没来得及发挥点儿离愁别绪,皇帝把黛玉去贾家的事情告诉她了,唐果注意力转移。
皇帝自己梦到过请朝的兴衰,见到康熙帝陵被毁、尸骨被人践踏他便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