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畏惧不已。

这时候泰山的守军不过四千人。若是三十万人来攻打,顷刻间就要被击垮。

于是他来到钜平找到王匡商议。

王匡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应劭皱眉不解,问道:“公节,这有什么好笑的吗?”

王匡微笑道:“仲远,你且说说有多少黄巾?”

应劭皱眉道:“三十万黄巾。”

王匡道:“三十万黄巾,一日要吃掉多少粮草?如今是太阳最烈的时候,树荫下都站不住人,何况从青州远道而来攻城呢?”

应劭恍然,喜道:“你是说这些黄巾不会来泰山?”

王匡摇头道:“非也。敌人一定会来,但是却不足为惧!”

应劭挑眉,好奇道:“还请请公节明示。”

王匡正色道:“若是仲远信任,请与我三千兵马击破三十万黄巾,我必然守护泰山无恙。”

应劭心中一震,没想到王匡有此信心。

“公节放心,泰山上下必然鼎力支持。”

王匡笑道:“多谢仲远信任。仲远在泰山为官多年,深得百姓爱戴,功劳赫赫啊。”

应劭摆摆手,道:“律法严明,百姓自然遵守,以法治民,正是治理之道。”

王匡差异。

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位是礼法大师,对汉室的礼制和律令十分精通。

若能请到河内指点一番,那河内的秩序应该会有很大改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等此事结束,还请仲远能去河内一行,指点律法和断狱。不知仲远意下如何?”

王匡试探道。

应劭闻言抚须一笑,道:“我久居泰山,如能有机会领略一番河内的风光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王匡闻言大喜,道:“荣幸之至!”

随后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直到深夜,两人才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