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关着门的事情又不会让外人知道。”

李玥抬首又道:“我觉得我都可以做这个礼部尚了。”

张阳又改了几笔,又道:“夫人何出此言呐。”

“因为夫君任职礼部尚以来,一直是撒手不管的态度。”

“你开始对我的工作态度有意见了。”

“谁也不想自己的丈夫成为被朝堂议论的对象。”李玥的话语带着一些委屈和不服气。

别看她平时不出门,只是在家中看,朝中发生的事情她都一清二楚。

有两位婶婶打听消息,就连礼部都还不知道的事情,两位婶婶就先知晓。

皇后手头上的人还真是厉害,不论是身手又或者办事能力和情报来源,都很可靠。

对两位婶婶的过去,就连李玥自己都不清楚,只是听婶婶们说过一些只言片语。

宫里有这般身手的宫女本就不多,而这两位也是当年跟着一位女将军打过仗的。

大唐一朝女将不多,也不是没有怀疑过红拂女和李秀宁。

这长安城内的传说很多,有些人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涉及朝中秘辛,就算是问这两位婶婶,她们也不会多说半个字。

就算事情再离奇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抱着好好经营以后生活的念头,还有也一个孩子要出生。

还要为将来的事情打拼。

贞观八年六月的最后两天,许敬宗将阿达兰的家眷也都派人送往高昌。

自他进入高昌以来,他的家眷一直都在长安城。

以前多少有些人质的意思,现在高昌已经交到了天可汗手中,大唐的官兵也进入了高昌城。

而阿达兰也成了高昌城的一位将领,他依旧号令当初的高昌奴隶。

而高昌的实际控制权也落到了天可汗手中,李世民很爽快地给了这个高昌守备将军正式的名分,从此他便是大唐的将领。

没了互相约束,许敬宗也愿意做一件好事。

张大象带着一队队官吏离开长安城,他们将要去吐蕃。

许敬宗看着远行的人问着,“都安排好了吗?”

张大象躲避着有些毒辣的阳光,站在城门下摇着袖子给自己驱散热意,“都已经安排好了,他们先跟着大军进入吐蕃地界慢慢适应高原,放心都是年轻官吏,年纪大的也不敢让他们去高原。”

俩人来到城门边的酒肆坐下歇息片刻。

许敬宗要了一壶酒一碟羊肉,“最近羊肉的价格真是越来越便宜了。”

酒肆伙计解释道:“听说长安城有人包了一千顷地的草场,养的羊非常多,这才让城里的羊肉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伙计的话俩人没有在意,张大象长出一口气,舒展着腰背讲着,“吐蕃的事情总算是忙完了,现在就等着松赞干布给回复。”

城外人来人往,这些天来长安城的人众多,因为今天过了午时便是科举明经科试。

“听说你弟弟也在这一次科举考试中,就不去看看吗?”

张大象摇头,“本想着大安可以在东宫安安稳稳,这孩子非要离开东宫心中有抱负拦不住给他,也不想去看。”

看张大象嘴上说着不想看,可他言语中带着烦忧,许敬宗笑着也没多言。

长安城内,此刻国子监旁的枢院有不少人。

张阳看着张大安,“大素去吐蕃了,大象兄要忙着吐蕃的事宜,今日怕是不能来见你,我便来看看。”

张大安躬身行礼,“劳兄长担心了。”

看了眼这次参加考试的人,年轻的只有十六七岁,年迈的有五十岁有余,年龄差距很大。

这一次参加科举仅有一千余人,比之预想的要少很多。

不过这也是自武德以来最隆重的一次了。

李世民想要开科举,这个开头必须要开好了。

排队的学子中还是衣着华贵的勋贵子弟占多数。

再看大安,张阳笑道:“你先入考场,我在外面等你。”

要进入考场的队伍很长,周围站了不少官兵。

李世民算是给自己的科举开了一个好头,首先皇帝要有决心,看看天可汗现在的德行。

张阳在路边坐下来长叹一口气,逮着皇帝追着奶,确实心累。

实在抱歉,身体不舒服。

今天暂更一章明天会补上的,嗯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