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元帝来说,赈.灾的事都抵不上清河郡的案子来得重要。

福宁殿中气氛是凝重的。

虽说没有外人在,可是萧弘昀的态度让乾元帝很是气恼。

从他进殿回禀过清河郡的事,乾元帝的确震怒。

御案上的奏本被他一把挥开,散落一地,殿内没有当差伺候的小太监,无人上前来收拾。

以至于那些奏折还落在他脚边,案边也能见上三五本。

而萧弘昀立于殿中,还是不肯改口。

乾元帝横眉冷目:“你替崔氏说话求情,是为了善初?太子,你是储君,本当以天下苍生为重,百姓黎庶,才是你最要放在心上的!

清河郡受灾严重,你不是不知。

崔氏在清河如此行事,已然不是第一次,上一回朕看在崔家百年的份上,也格外的给了裴家脸面,未曾追究。

怎么,这一回,连太子也要站在崔氏那一头,来求朕高抬贵手,把百姓放在一旁,不管不问吗?”

萧弘昀当然知道有些话不该说。

主要是父皇眼下正在气头上。

如果不是真的气急了,也不至于说这样的话。

崔氏是否清白无辜,尚未调查,或是有没有什么内情,如今都不过凭着上京

来告状的几个人红口白牙一张嘴翻说罢了。

说到底,案子得查,百姓也得管。

他本不必多说,父皇就会有决断。

但……

萧弘昀深吸口气,拱手冲着乾元帝又躬身下去拜了一礼出来:“父皇气恼,儿臣是明白的。

清河大灾,福建沿海也闹灾情,多事之秋,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父皇是心疼又着急。

况且自从西北灾情之后,国一直未能充盈,现在要赈.灾尚得头疼,还有人在背地里搞这些动作,囤货奇居,实在可恨。

这不光是置百姓生死于不顾,更是视朝廷法度若无物。

儿臣并不是一定要替崔氏求情。

就算有善初的情分摆在那儿,倘或清河崔氏真的行事不端,闯出此等弥天大祸,儿臣一定不会姑息轻饶的!”

乾元帝眯眼看他:“你言外之意是劝朕少动肝火,此案说不准还有内情,并非清河崔氏所为了?”

“父皇知崔骁,他非那般人品。儿臣也见过崔煦之兄弟,亦觉得他们兄弟不是那样的人。崔家的大妇和幼子,先前虽说糊涂,但儿臣听闻,自从上次的案子闹出来后,崔骁已经不叫他家大妇执掌中馈事了,想来要瞒着崔

骁父子再做这些,也是不容易的。”

萧弘昀说的头头是道,丝毫都不怕越发激怒乾元帝:“何况父皇不是不知道,崔裴两家在议亲,先时崔骁带着家眷回京述职,离开京师才多少时日,算下来怕是这些天刚回到清河去。

可是清河闹灾是在半个月之前,奏本急递入京,还有这些告状之人昼夜兼程的赶路进京之时,崔骁还带着家眷就在凤阳。

除非是信往来,否则他那时候恐怕都还不知道清河闹了这么大的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