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舟点头,有铁万在,甚好。

*

回到县衙,池舟着人请了工部裴勇后堂叙话。

裴勇以为是商讨修葺城隍庙之事,往常,每任知县都会给城隍加固庙宇,粉漆廊柱。

谁知池舟说的却是修路之事。

“南竹镇到县城,一百零五里路,全部整修,年前完工的话,需要多少人力,多少银子,你算个准数给我。”

下乡一圈,池舟发现,永淳县不过两大问题:路颠,水缺。

水的事,关键在双溪镇,一下解决不了,得慢慢来。

修路却可提上日程。特别是南竹镇的路,钱禾已经发运笋干,一旦商贩闻风而来,路途须得畅通才是。

好在永淳天气暖和,冬季动工人也受用。

裴勇一怔,旋即道:“回大人的话,此时南竹镇正在伐竹,腾不出人手,最快也得十一月初动工,如果能十一月初三开工,至腊月二十三,整整五十天,那么至少需要一千人,才能保证完工。一日两餐,餐餐见荤,每人每日需银七十,计三千五百两纹银,铁锹、镐头需各备二百支,以为替换,每支三十,是十二两,如上粗计是三千五百一十二两,但须多备一成,以为不时之需,故总计需要三千八百六十三两又两钱银子。”

好清晰,好仔细,连腊月二十四小年都考虑到了。

池舟望着俯首的裴勇,七尺男儿,干头净脸,一身黑色吏服,挺括无折,心下甚是赞许,这跟他的合计差不多,比他的省,他准备的是两成不时之需,且打算三餐。

“两餐够吗?”池舟想了想,问道,修路是个重活,吃不好吃不饱,何来气力。

“足够。不瞒大人,咱这里乡民,不做活时,每日只吃一餐。”

池舟点头:“就按你说的。修路拟定后,你亲自去南竹镇,跟乡老、里长说明,请大家协力。”

“大人,您当真要修路?”裴勇鼓起勇气,问道。他在县衙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上任就修路的知县,他不太敢相信。

“有问题吗?”池舟听出他的疑惑,反问道。

“缺人缺银子呀。”

裴勇拱手道,“南竹镇五个村,虽有七百余户,可壮丁不到五百,若是用妇孺……还有银子,县并无积余。”

“银子不用担心,我自有处置。”

池舟端起茶盏又放下,人手这块,倒是失了计较。前几日在南竹镇各村行走,见人来人往,他以为七百户抽调千人当不难,现在这五百人的口子怎么补呢?

堂中一时沉寂,日光隔着窗扇,将一官一吏的影子拉长又搓短。

池舟眸色一闪,县城驻有一队甲兵,计有千人,若能借得五百人来,最好不过。

他立即写了拜帖,备了盒礼,亲自拜访带兵的千户郑辉。

郑辉收了礼,却道他做不得主,还请池舟请示柳州卫徐指挥使。

池舟算了一下时间,二十四日还要审结应全案,他是无法亲自去柳州卫的。就算去,得到徐指挥使的允许,可看这郑辉懒散无赖的劲,也不是肯好好配合的主,将熊熊一窝,要是到时兵卒跟民众起了纷争,更是麻烦。

池舟遂笑着辞别。

借兵不成,那就借人。永淳临近宁县、六阳、宝泉三县,每县若能招募二百人就绰绰有余。

池舟当即修备礼,派吏人快马去三县,请各位知县襄助一二。

三吏马不停歇,隔日都赶了回来,全是婉拒的回复。

什么收稻忙啊,民人不喜外出啊,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怕池舟做出政绩。

都是知县,为何要给你个池知县做嫁衣裳呢?助你往上升啊!想都不要想!

这个结果,池舟虽有预料,但真的摆在面前,还是难以接受。

却不得不接受,你只是永淳县的知县,能调动的就是这一县之人!

*

裴勇也听到了这些消息,心急如焚,没有人什么事也做不成。

他捧着做好的修路,走到后堂,一看知县大人那拧眉的模样,立刻折回了工房。

忽然,户房韦亭叩门进来。

“裴兄,看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又没少你俸禄,近来又无差事,你干什么!”

裴勇把修路少人手的事说了一遍。

“修什么路啊,你听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得拣好烧的烧!修路,累死人的活计,还没银子,拿东南风修啊!”韦亭不以为然,“拖上两天,不了了之就好啦!”

“可我看大人甚有决心。”裴勇瞥了眼后堂,“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不会四处借人,四处碰壁,好歹也是一县之主,真不想修路,不必做到这份上。”

“若真能修成南竹镇的路,咱们脸上也有光,这些年,在县衙,庸庸碌碌,也没给乡亲大伙做点子事,惭愧呀!”

韦亭不语,忽听升堂鼓起,两人对视一眼,哦,今儿是二十四,该审结应全一案了。

“走,瞧瞧去!”

“韦兄,你不是最讨厌审案的吗?”

“池大人第一案,可不得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