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的知府、主簿等伪官,在林冲破城时仓惶逃走,他们与翼城的富户类似,遇上了天灾**,会毫不犹豫先跑。

杨长捡尸进入县城,城内秩序已经相对稳定。

林冲也根据朱武的建议,迅如派人封锁四座城门,防范援泽州的兵马回转,同时清点县城府物资,为下一阶段战斗做准备。

两个时辰后,武松、朱武联袂回县衙复命,武松看到杨长就满眼兴奋。

“三郎,咱们这次发财了,王远轻装去援泽州,每人只带了七八日口粮,后续的粮草全存在浮山,足够兄弟们吃上三个月。”

“哦?这么巧?”

“终于知道浮山守军不堪一击,原来他们是后备的勤杂兵,是负责给援泽州大军送补给的,梁晋儒看上了林教头的战马,想仗着人多抢下一部分运粮,却不成想踢到铁板上。”

“呵呵,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杨长捏着下巴感叹之时,朱武又上前抱拳提醒:“梁晋儒之前弃城逃脱,很可能会引来田彪大军,那王远的援军又断了粮,也有可能提前撤回平阳,浮山现在粮草虽然充足,但城垣低矮不利于守城,是去是留,得尽快拿主意。”

“打了就跑?”杨长蹙眉反问:“浮山城墙再矮,总比野外优势大吧?咱们为何要舍去优势?”

朱武解释:“城池是优势也是桎梏,我们毕竟只有数千兄弟,倘若田彪、王远以数倍兵力围城,最后打入相持局面,我们的处境就极为不利,届时不但要抵御城外之敌,城内数万百姓也是大负担”

“你有何高见?”

杨长扭头看向朱武,只见他亮出右手三根手指,左手捋着胡须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即驱赶浮山降卒,把缴获的粮食运往翼城,再用田彪的对付绛州的方法,频繁袭扰平阳边境各城,等待公明哥哥打下泽州,再配合其分兵合力攻取平阳;

中策即假扮浮山运粮队,尾随王远的援军跟去泽州,趁其不备消灭他们,提前与梁山兵马汇合;下策即以浮山为据点,吸引平阳方向的进攻,为公明哥哥减轻压力,等待他们后续攻入平阳。”

“上策太怂,下策又太保守”

“那就中策?”

杨长凝眉自言自语,被一旁武松着急抢话。

“从浮山追去泽州,听说山路崎岖不好行军,我们还要携带粮草辎重,感觉没必要自找罪受,且与与水军也要中断。”

“所以三郎要选”

“上中下三策,我都觉得差点意思,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嗯?”

看到武松、朱武都不理解,杨长微笑着给出自己观点。

“我们已经出招了,不应该等田彪出招么?眼下不如暂时按兵不动,只派斥候到各地打探情况,等到敌人有了新动静,再思考应对之策也不迟?”

“这个办法也不错。”朱武颔首肯定,跟着提出自己担忧:“只不过浮山官员都逃了,咱们的军队驻扎在此,还得接下其治理之责”

“这个简单。”

杨长抿嘴一笑,看向武松介绍道:“二哥、朱节级都当过县都头,就由他们负责浮山治安城防,林教头、鲁大师管住军队不扰民,浮山想乱都乱不了。”

“那民生及政务”

“量此百里小县,能有多少繁杂政务?朱军师兼顾着处理就行。”

“好吧。”

杨长虽没听朱武之策,但并没像晁盖那样武断莽撞。

上中两策会让将士疲以奔命,不符合杨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想法,所以想先留在浮山见机行事,他不太相信田彪、王远会同时来攻,以逸待劳、各个击破才最符合他设想。

到了六月十一早上,杨长麾下各将各司其职,浮山县的秩序竟比之前还好。

其实对于底层百姓,给赵宋为民与给田虎为民区别不大,无非都是种地、吃饭、纳粮、服徭役。

而进入浮山的几千将士,不但严守纪律与民秋毫无犯,也没强征一个百姓为军队做事,民与兵之间一直泾渭分明,比梁晋儒当政时还要宽容,所以迅速收获了当地民心。

当天下午,杨长与扈三娘在城中巡查,突然听到身后急促马蹄声,转身才发现朱仝飞马赶来,他长髯已被风吹得凌乱。

“官人,莫非有紧急军情?”

“浮山离治所临汾不近,距离宋江攻打的泽州就更远了,按说没这么快才是”

杨长还在喃喃自语,朱仝已在两人身边落马。

他要汇报的不是平阳军情,而是宣赞已从正平带回十几船粮食,目前曹正、周通正派人护送,请示这批要来的粮食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我们已经拿下浮山,截获的军粮足够吃几个月,直接让宣赞分给翼城百姓,让他们也吃几顿饱饭。”

“也好,有我们守在浮山,翼城再不会被袭扰,以后可以安心过日子”

朱仝捋着美髯附和时,杨长却凝着眉把头轻摇,“现在说这话还早,等我们肃清平阳贼军,绛州才能彻底平安。”

“所以,宣赞等人继续留在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