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昌至应州,代州至五台,潞安至平阳,每一寸土地皆留其足迹,村村寨寨,亲力亲为,崇祯帝之嘱托,如晨钟暮鼓,响彻心间——粮入百姓手,方为真赈灾。

沿途所见,杨嗣昌心怀如铅,满目疮痍,饿殍遍野,其状惨烈,令人心悸。

昔日朝中闻北方灾荒,有言易子而食,彼时尚觉言之过甚,未料亲眼目睹,方知所言非虚。

初抵广昌,偶遇人家烹肉,杨嗣昌误以为转机,欲上前求食,幸得随员劝阻,否则恐三日不知肉味,实乃因那户人家面色诡异,肤肿如胀,食之真相,不言而喻,而此等惨状,地方官吏亦束手无策,徒叹奈何。

杨嗣昌遍历乡野,但见村落寂寥,鸡犬不闻,唯余枯枝败叶,树皮亦尽为饥民所剥,饿殍遍野,哀鸿声声。

山陕之境,经孙传庭铁腕整治,昔日豪强所占之田,尽归公仓,复赐黎民以耕。

然春归数月,仅霖雨一晌,致千里赤土,天干物燥,咽喉欲裂,百姓虽有田畴,却乏良种以播,偶有佳种,亦困于旱地,难展生机。

嗣昌所至之处,地方官吏皆声泪俱下,乞求赈济之恩泽。

其连发两道急疏,直陈崇祯帝前,恳请再赐钱粮,以解民困。

除却赈粮济民,嗣昌更策动百姓,掘渠引水,虽无薪资,然食能果腹,民心所向。

告示一出,次日便聚民众如潮,皆因失地已久,望天祈雨不得,闻朝廷兴修水利,无不踊跃争先,干劲冲天。

金银如流水般倾注于水利建设,嗣昌亲力亲为,穿梭于各工地间,监工督造,不辞辛劳,日晒雨淋,肤色渐深,却更显其忧国忧民之心。

依当前工程之迅猛,徐明胤知县断言,不出旬日,乡宁即将迎来甘霖之泽,百姓饮水无忧矣。

他立于杨嗣昌侍郎身后,语调中满含期待。

“望天公作美,莫让秋水之望,化作农耕之殇。”

杨嗣昌眉宇间凝聚着忧虑,其言掷地有声,透露出对民生大计的深切关怀。

昔日乡宁,双河绕郭,而今却因连年旱魃肆虐,河床枯竭,遗患无穷。

杨嗣昌急民所急,毅然决然于故道之上重启生机,更于河畔广开涓涓细流,誓将黄河之水引入枯竭之壑,再现昔日水乡风光。

然黄河之水,天上来兮势不可挡,既为灌溉之甘露,亦潜藏泛滥之危机。

其河道高悬,泥沙俱下,而旧渠浅薄,难以承载其磅礴之力。

杨嗣昌心忧如焚,亲临黄河之畔,日夜督战,誓保工程万无一失,以免遗祸百姓。

时至晌午,徐知县体贴入微,言道:

“杨公辛劳,已过日中之时,下官已备薄酒粗肴,请稍事休憩,以慰辛劳。”

杨嗣昌微微颔首,目光仍不舍地流连于水渠之上,片刻后,方与徐知县并肩步入土丘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