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累不累。

对于杨家人来说,杨夏月能弄回来一个铜板都值得让杨夏月跑一趟。

跟着杨夏月一起去的,还有杨三妮。

至于杨四妮,杨夏月也想带着了,但是无奈杨四妮细胳膊细腿的,走路太慢,要是带着杨四妮,且不说她们天黑之前能不能回来,就算是能回来,那也会累到杨四妮。

杨夏月临走之前叮嘱了几句,让杨四妮下午的时候自己去外面挖野菜,不要在杨家待着。

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找什么借口为难杨四妮?还是躲开点好。

杨三妮不忍心杨夏月自己背这么多东西:“姐,我来背一些。”

杨夏月觉得十分熨帖,妹妹会心疼她,那她以后也一定会加倍地对杨三妮好,她笑着道:“三妮,我自己背吧!”

“姐!”杨三妮坚持。

杨夏月没了办法,也只好把柴分了一小部分出来。

从云溪村去县府,其实是有牛车去的,只不过这牛车一个人就要两个铜板的费用,杨夏月这捆柴也就值两个铜板,都负担不起姐妹两个人乘车的费用。

所以两个人全程都是靠着双脚去走的。

县府。

县府的外面种了一排柳树,这个季节柳树的枝条已经抽出了新的芽叶,随风飘荡的姿态如同秦淮的舞姬一样曼妙。

杨夏月站在那,打量了一下城门。

城门上写着三个字,她靠着原主的记忆,连猜带蒙地认出来,写的应该是“柳安县”。

这个时代的字,和她之前用的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她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认识,杨夏月有一些悲催地认识到,自己成了个半盲。

不过没关系,脑子还在,只要她不傻,还是可以重新学起来的。

路上的行人不少,大家都不是很富裕,一般穿的都是葛布衣衫。

杨夏月和杨三妮两个半大的姑娘,隐在人群之中并不打眼。

她们进了城之后,先去了西市,这里是周围村镇集中摆摊的地方,下午时分摊位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杨夏月就挨着一处卖豆腐的,放下了柴。

走了一路也很累,杨夏月就席地而坐,一边歇息一边打量着这集市。

卖什么的都有,有卖野菜的,卖豆腐的,卖糖人的,还有卖自家做的打糕的,空气之中弥漫着一种杂香,谈不上多好闻,可是杨夏月还是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在这样热闹的地方,她才会觉得,她是真真切切地活着的,生命的来之不易,让她格外珍惜这次新生。

“三妮,你在这卖柴禾,我去那边的绣品铺子看一下。”杨夏月笑道。

杨三妮点了点头道:“好!”

“婶子,我这妹妹年纪小,劳烦你给照看一下,回来的时候我来您这买豆腐!”杨夏月笑着对旁边卖豆腐的胖大婶说了一句。

豆腐大婶满脸堆笑地点头:“好嘞!”

直到杨夏月走了,杨三妮还在心中犯嘀咕,姐姐哪里来的钱买豆腐?这样诓骗别人不大好吧?

杨夏月找到了一处靠谱的绣品铺子,大步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