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从改进版到原版
章节报错
所谓的“短促突击”,并不是一战中德国军队创造的“风暴突击”战术,虽然从名称上会让不少人产生误解。德军的“风暴突击”是在高水平的炮兵部队的弹幕徐进的掩护下,以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精干小分队渗透入敌方阵地,袭击节点目标的进攻战术。这一战术,不但需要非常高的战斗意志,也需要非常高的战术素养以及非常高的装备和后勤保障能力。现在,这些条件,中央红军除了战斗意志之外其他的一概都不具备。话又说回来,如果中央红军真的有进行“风暴突击”的资本了,那就应该他们反过来围剿kt了。
但是就技术难度系数而言,“短促突击”的技术难度也是一点都不低的。
“短促突击,就是对于从堡垒内出来作短距离专指距离约五里至十里左右有时更少推进筑堡的敌人.乘其立足尚未确实稳定时予以不意的,迅速的,短促的突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论短促突击》——林三虎)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红军必须做到这样的几件事情。
首先,红军必须对整个战场的情况非常了解。这首先指的是敌军的举动。kt军队即使是在平原区域,每次前进距离也不过五到十公里,这当中留给红军的攻击窗口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如果不能做到对敌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根本就不可能抓住这样短暂的时间窗口。
其次,红军本身的作战举动,难度也是非常大的。“短促突击”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敌人驱逐回去——那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短促突击”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大量的歼灭敌人。所以,“短促突击”要求首先以迅猛地侧向攻击,切断敌人的退路,然后从各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迅猛地突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彻底歼灭敌人。
(一开始,李德的短促突击还真的只是为了把敌人赶回去。但是林三虎同志对此意见很大,认为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最后真正拿出来作为指导思想用的短促突击,其实是林三虎同志的改进版。仅仅就将目标从击退敌人,调整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点来看,林三虎同志作为将领,比李德就不知道高了多少个威廉华莱士。)
整个战场的范围非常有限,敌人和更多的敌人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近,而红军还要在螺蛳壳里面做出水陆道场来,又要切断敌人退路,又要阻击敌人的援军,又要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打出歼灭战。这个难度,实在是有点太高了。
为此,红军要能隐秘地将主力部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距离远了,就抓不住“短促突击”的“短促”的时间窗口。红军必须对敌军的任何举动都有预案,红军的侧击必须突然而迅猛,红军的总突击必须……而这么多的部队集中在这么小的区域内,还要指挥有序,还不能互相阻碍,还要……总之,这个战术对于红军的战术水平的要求,几乎是逆天级别的。
要说相比原来的历史上,如今红军要稍微强一点,比如说,红军手中的电台要多不少,指挥上也更方便一些,但是,这样要求的神仙仗,对于红军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
虽然个别能力特别强的同志,比如说红一军团的林三虎同志,真的就完成了几次这样虎口拔牙一样的“短促突击”,先后歼灭了kt好几个团,弄得kt的将领们一听说对面的是自己的那个小学弟,就紧张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短促突击”都没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很多时候,就是突击到一半,突击不下来,反而敌人的大部队上来了,最后只能仓促撤退。甚至,就是林三虎同志自己,他所组织的“短促突击”大多数也都以撤退为结束。只不过他“红色魔鬼”的威名太盛,撤退的时候,kt军队没有谁敢于追击。
显然,林三虎同志的改版“短促突击”对部队,对指挥员要求都太高,即使是林三虎同志本人,都不一定执行得好,至于其他同志那边,就更困难一些了。所以,这一招实际上也不太执行得下去。而在更多的地方,这一套在执行的时候,就变形了,就变成了李德原版的短促突击。也就是,红军也造一些碉堡,然后以此为依托,当敌人前出的时候,在工事的帮助下,击退敌人。总之就是,林三虎同志的2.0版本的“短促突击”虽然功能更强,但是对硬件要求太高,运行起来实在是太卡,经常一不小心就系统崩溃蓝屏,所以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用户就不得不把2.0版本下了,换回了原来的1.0版本,甚至就连林三虎同志本人,在完成了几次漂亮的2.0版本的短促突击之后,对面的敌人也越发的谨慎了,每次前出的距离就没有超过炮兵射程的时候,结果,螺丝壳变得更小了,就是林三虎同志也开不出水陆道场了。而诱敌深入又不太好用,结果就连林三虎同志自己也不得不用起了1.0版本的“短促突击”了。
于是局面便越发地不利了,按林三虎同志的说法,那就是:“我们花了一晚上,好不容易建起了一个碉堡,敌人一炮过来就没了;敌人建的碉堡,我们打了多少铁拳过去,都不顶事。”
这个真没办法,苏区缺乏炸药。黑火药的威力实在是太成问题了。
于是战局便僵持下来了,但是这僵持对于常凯申来说,就是他所需要的;而对于红军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情。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谦同样也没什么办法。老实说,共产国际那边的确还是有不少问题,但更多的问题其实还是人民党自己的。这锅全丢给共产国际也不太好。而军事方面,暂时还真没什么多的办法。李谦上辈子的历史并不算特别好,所以什么福建事变之类的事情,大概因为当年会考的时候,并不是重要考点,所以他也并没有什么印象。毕竟他是学数学的,当年会考只需要通过就行了。
所以到了这会儿,他能做的也不多了,无非就是在《塘沽协定》签订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买下《申报》的头版版面,用大字号刊登了苏洵的《六国论》,算是恶心一下常凯申。但是一眨眼功夫,常凯申就直接恶心回来了。常凯申指使复兴社的杀手,刺杀了和李谦一起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的杨杏佛。
李谦知谦道常凯申经常会搞这种政治暗杀之类的上不了台面的花样,但是他毕竟不是学历史的,并不知道常凯申到底对那些人用了这种不要脸的手段,所以也没办法提前提防。
网站提醒:本站无任何弹窗广告,但畅读模式被百度增加了很多的广告,关闭畅读模式即可屏蔽这些烦人的广告!
同时畅读模式影响网站加载速度,导致响应变慢,或者无法正常阅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