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真的要如此草率吗?”戴崇一边为扶苏整理着粗布衣裳,一边忍不住问道。

扶苏只是淡淡一笑,将一块木簪插入发髻:“身处庙堂之上,看到的不过是锦绣繁华,若想了解真正的民间疾苦,就该深入这万家灯火之中。”

三人乔装打扮,混入人群,咸阳城的喧嚣与繁华似乎都与他们无关。

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孩童追逐打闹的嬉笑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扶苏一路走走停停,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百姓们为生活奔波的身影。

他们走进一家面摊,简陋的桌椅,粗劣的面条,却阻挡不了食客们的热情。扶苏与戴崇、赵轩三人围坐在一起,默默地吃着,谁也没有说话。

“你们看,这不是王员外家的恶奴吗?又在欺负人了!”戴崇指着不远处,压低了声音说道。

扶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几个凶神恶煞的壮汉,正将一个年迈的老者围在中间,拳打脚踢。老者的身旁,散落着一地的瓜果,显然是遭人欺凌。

“公子,我们帮帮他吧!”戴崇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愤怒。

扶苏刚想起身,却被赵轩一把拉住。“公子不可!这些人都是淳于越的人,我们现在出手,只会打草惊蛇。”

扶苏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他知道赵轩说得对。如今朝堂局势未稳,贸然行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他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重新投向那个无助的老人,心中却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夜幕降临,三人回到客栈。扶苏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边,望着窗外闪烁的灯火,心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公子,您在想什么?”赵轩问道。

“我在想,”扶苏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扶苏一夜未眠。

翌日清晨,他带着戴崇和赵轩再次走上街头。这一次,他们没有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径直走向城中最热闹的茶馆。茶馆是消息流通之地,也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处,扶苏要在这里,寻找能帮助他实现抱负的人。

“听说了吗?王员外家的恶奴昨日被人教训了一番,听说打得那叫一个惨!”

“谁这么大胆子,敢动王员外的狗腿子?”

“不知道啊,不过听说是几个外地来的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扶苏不动声色地听着茶客们的议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这是赵轩连夜安排人放出的消息,为的就是吸引那些有侠义之心的人前来。

果然,没过多久,便有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径直走到扶苏桌前,抱拳行礼道:“敢问可是公子扶苏?”

扶苏微微点头,示意二人坐下说话。

“久闻公子仁义之名,我兄弟二人不才,愿追随公子左右,效犬马之劳!”其中一人说道,语气中满是真诚。

扶苏与二人一番交谈,得知他们一个叫周勇,一个叫周猛,是附近山寨的寨主,武艺高强,为人豪爽,在当地颇有声望。

扶苏向二人讲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及希望改变现状,让百姓过上安稳生活的决心。周家兄弟听得热血沸腾,当即表示愿意带领山寨的兄弟们,为扶苏的宏图伟业贡献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能人异士慕名而来,其中有退隐江湖的剑客,有精通农耕的田园老叟,也有满腹经纶的落魄生。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技能,却都怀着同样的理想——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变得更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扶苏的举动视而不见。

“公子,这几日我们身后总有一些鬼鬼祟祟的人跟着,恐怕来者不善。”一天傍晚,戴崇回到客栈,面色凝重地向扶苏汇报。

扶苏并不意外,他淡淡一笑:“看来,即使我深处民间,也有人不愿放过我啊。”

他知道,这些人一定是赵高派来的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看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掌控之中,自己想要韬光养晦,暗中发展力量的计划,也变得更加艰难。

“公子,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赵轩问道。

扶苏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是时候回咸阳了……”

回到咸阳的路上,扶苏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百姓的辛劳、游侠的仗义、能人的抱负,这些都深深触动着他,更坚定了他变革的决心。

回到府邸后,他不顾旅途劳顿,立刻开始整理在民间的见闻和思考,将其汇集成一篇名为《民生策》的策论。

扶苏将《民生策》呈递给秦始皇。奏折中,他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民间疾苦,分析了现状弊端,并提出了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广开言路等一系列建议。

秦始皇仔细阅读,不时点头赞许。扶苏的见解新颖又不失务实,让他看到了一个心怀天下、有胆识有谋略的储君形象。

“扶苏,你的见解甚合朕意。”秦始皇放下奏折,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你能体察民情,心系百姓,朕很欣慰。”

扶苏谦逊地低下头:“父皇谬赞,儿臣所思所想,皆是为了我大秦江山社稷能够长治久安。”

秦始皇对扶苏的表现十分满意,破例在朝堂上公开表扬了他,并对《民生策》表示肯定。一时间,扶苏在朝中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许多官员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扶苏心中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实现变革,推行新政,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遭遇重重阻碍。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几日后的朝会上,扶苏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变革想法,包括减免部分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等。这些想法得到了蒙恬、章邯等部分官员的支持,秦始皇也表示可以考虑。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相对和谐的气氛。“公子扶苏,恕老臣直言,”淳于越站了出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您刚从质子困境中出来,对朝政之事恐怕还不甚了解,如此轻易地谈论变革,是否太过草率了?”

扶苏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目光与淳于越凌厉的眼神交汇,却没有说话,只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