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颂之正打算敲门,却听见“吱呀”一声,门从里面被打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奶奶,看上去已到花甲之年。而她身后站着一位鹤发的老爷爷,双手背在身后,虽然有些驼背,但看上去精神矍铄。

两位老人家脸上都带着和蔼的笑意,朝他们点了点头,以示善意和亲近。

老奶奶看向林颂之和宋明星,道:“你们就是从城里来的学生?”

虽然她说的话带了点乡音,但并不浓重,加上语速不快,林颂之立刻听明白了。

他在信里听柏庭提起过,他的爷爷奶奶虽然年纪有点大,但都身强体健,干起农活儿来麻利干练。柏庭的爸爸妈妈外出工作了七八年,都是爷爷奶奶一手将他拉扯长大的。

能够教出柏庭那样懂事乖顺的孩子,两位老人家功不可没,由此也知道,柏庭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家庭里。从老奶奶和老爷爷的态度上看,林颂之的推测得到了证实。

柏庭还说过,他的长辈们的学历都不高,所以他更加专注学习,挤海绵一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因为课余时间,他还要帮家里干活,就像他之前提到过的,天还没亮就要砍柴、烧水,其它时间还要喂鸡、种田、摘果子,偶尔还要和爷爷一起去赶集。

林颂之点点头,回答了老奶奶这个问题,又接着自我介绍道:“爷爷奶奶,你们好,我叫林颂之,他是我的同学,宋明星。我们都是从S市过来的。”

林颂之微笑着,向两位老人打招呼。怕他们听惯了乡音,听不懂自己说的话,林颂之故意放慢了语速,并确保自己的声音足够洪亮。宋明星见状,扯着嗓子喊道:“爷爷奶奶好!”

老奶奶笑了起来,说:“好孩子,不用那么大声,我们能听见。”

宋明星的脸红了红,说:“抱歉,我以后会注意的。”

老爷爷摆了摆手,道:“又不是什么大事,不用道歉。”

老奶奶道:“来,快进来坐吧……背包重不重?放在这边柜子上面就行。”

林颂之踏进柏庭住的屋子,第一印象是,这里虽然简陋,但十分整洁。家具都是木制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包括一个杂物柜,一张圆桌、四把椅子、一条长凳,上面纤尘不染,连地面也很干净,应该是今天在他和宋明星来之前,好好打扫了一番。

林颂之观察着四周,确认了屋里没太多大功率的电器,能消暑的大概只有一部风扇。

就像电视上新闻报道总是拍的农村房一样,屋子里面有一个角落的墙上贴满了奖状,橙黄色的、淡红色的,缤纷繁杂,如同鲤鱼鳞般闪闪发光,都是三好学生、成绩第一这样的奖项。靠墙摆着一张小桌,应该是柏庭学习用的,具和课本收拾得整整齐齐。

屋子里的通风很好,没有刚才食堂里那股难闻的气味,反而能闻到清凉的花露水味。

虽然实际面积不大,但这屋子因为光照充足,看起来十分敞亮。

林颂之和宋明星按照老奶奶的指引,把背包放在了木柜上。他们背的都是登山包,里面塞得又满又涨,即使解决掉了一两瓶矿泉水,也没有多少空位,依旧沉甸甸的,像装了块秤砣。

放下背包后,他和宋明星都松了一口气,但无法忽视的疼痛沿着背脊蔓延到双肩,长时间背着包,无异于一场煎熬的负重训练,让他们累得快要瘫倒。在准备出发的时候,沈女士有提议过,让林颂之带上一个行李袋分担重量,但他嫌麻烦,就没听劝,现在满是后悔。

“来,坐吧,不要客气,”老奶奶热情地招待他们,端来两杯茶,放在他们面前的小圆木桌上,“这天太热了,你们从山脚走上来,应该都很累了吧?”

林颂之接过茶水,笑着说:“不累的。我们刚刚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休息了一下。”

“噢,是村口那边那个食堂?”老爷爷笑了笑,伸出手,将那部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风扇转向林颂之和宋明星那边,自己则从椅子上拿起一把葵扇,扇了起来。

林颂之点点头,说:“是的。”

宋明星一开始有些羞涩,拖拖拉拉了半天,没有开口,和游刃有余的林颂之对比鲜明。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因为他很少和老人交谈。

于是宋明星扯了扯林颂之的衣角,道:“之之,告诉我,我该说点什么?我不想冷场!”

林颂之小声道:“想说什么说什么,别怕尴尬。”

老爷爷将话头引到了宋明星身上,开始问他老家在哪里、成绩怎么样。

林颂之得了空,低头啜了一口茶。

茶味不浓,茶色偏淡,几片飘悬的黑色茶叶在白色一次性纸杯中显得格外醒目。

林颂之以前喝惯了浓茶,就再也喝不下淡茶。但后来听说浓茶对身体不好,就有所节制起来,所以现在的茶正对他的口味。

茶不茶的,似乎也不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林颂之却下意识地记住了,还想把这个生活碎片写在寄给柏庭的信里……不对,他现在不就在柏庭家里吗?

林颂之终于知道那微妙而无处不在的诡异感从何而来。

柏庭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