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知道遗憾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明白告别的意义,那就足够了。

申请是大四的时候递交的,在本科毕业前,林颂之就拿到了正式ffer。

虽然只是一年制的硕士,但林颂之了解过,课程艰深,几乎没有什么含水量,而且只读一年,教学进度飞快,这也意味着林颂之要打起精神,专心学习,不能马虎应付。

林颂之独自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求学之路,来机场送机的是他的爸妈。

他从未像此刻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沈女士有着不一般的话痨功力。她除了在家里说了一长串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到了机场,仍然不厌其烦地叮嘱他。

林峥哭笑不得,耐心地对她说:“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打视频说,现在通讯很方便的。而且,只是去一年时间,又不是去个三五年的,你就别太紧张了。”

沈女士不放心似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林颂之的一举一动,翻来覆去地说:“颂之,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外国乱得很……不要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记住了吗?”

林颂之的表情和他爸差不多,只好无奈地说:“妈,你说过的话,我全都记住了。”

最后,在林峥和沈月澜的目送之下,林颂之登上了去往异国他乡的客机。

飞机起飞后过了十来分钟,林颂之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仔细地翻看起来,想要借此打发漫长的航行时间。

这是一本外国不太知名的诗人的小说,情节跌宕,言简意深,很贴合林颂之的审美。

里夹着有些褪色的叶脉签,正是多年前小柏庭送给他的那枚。

他翻过一页,那里放着一张明信片,背面是青山绿水,很复古的图案。

出国前收到的柏庭最新的来信,信封里就放着这张明信片。

柏庭在信里写到,这是他在镇上能找到的最好看的明信片了。

像是怕林颂之会不喜欢似的,柏庭还在没写字的空白位置画了一些卡通画。

画功不算精湛,但胜在可爱。

虽然辨认起来有些难度,但林颂之还是看出来了,柏庭的简笔画里有一个黑色麦克风、一枝白色的花、一本厚厚的、还有好几颗星星,点缀在深蓝色的夜幕之上。

一想到柏庭握着彩色铅笔,埋头画画的样子,林颂之莫名地觉得心情大好。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差萌?

杀伤力还是蛮大的,至少林颂之本人很吃这一套。

薄薄的明信片拿在手里,就像牵着风筝上的细线,因为知晓另一头是怎样的斑斓图案,便心神安宁。那风筝承载着思念,如同深秋时漫山遍野的红叶,簇簇都是热烈心绪的证明。

不知看了多久,头顶的灯熄灭了,昏暗的机舱内,目之所及处的乘客都盖着薄毯入睡了。

林颂之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背包里,动作很轻,避免压坏签和明信片。

他闭上眼睛休息,却没有睡意,在脑海里翻涌的,全是过去的一幕幕,像蒙太奇的拼贴。

于是他想,这是自己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留学,难免勾起对往事前尘的回忆。

上一辈子,他学业受到阻滞,求职之路也不甚明朗,只好效仿外国的年轻人,g了一年。但最后还是没考上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只好拿着本科学历奔走各地求职。

所幸A大本身素质过硬,尤其是金融专业的排名在全国很靠前,林颂之还是能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

虽然他本人认为,工作体不体面,是相对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只要是能赚钱的活,都是好活。

但那只是妥协之举,实际上,他并不喜欢那份工作,却不得不去为此付出和牺牲。

毕竟他当时的理想,还未盛开就已经凋敝。那些流言蜚语如同刀俎,有摧枯拉朽、剜心夺魄的威能,一片片地削下他的前程,把他的愿景变成干枯的树皮,踩在脚底下,烂在泥土里,像在埋葬某个梦幻。他又不得不想起戏剧里那个为自己的生活吊丧的黑衣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