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颂之经过食堂门口的大堂,准备搭电梯回课室——电梯属于教师专用,如果被发现偷摸着搭电梯,是要被值日生扣分的。但在这个时间点,基本没几个老师会使用电梯,加上林颂之身体“不舒服”,可以光明正大地乘电梯。林颂之还要捎上季伏白一起“作案”。

大堂的两侧摆了些小摊位,大部分都是社团活动宣传。

说是摊位,其实也只是两张并起来的桌,桌上放几张彩打的小海报,没有易拉宝,没有其它能吸引人的装饰,更没有抽奖、玩游戏之类的噱头,和大学校园里的摊位相比,有种质朴的寒酸。

毕竟高中生学业紧任务重,预算有限,这种课后的宣传活动都是能省则省、一切从简。

“同学,你好,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公益社的新活动吗?”

派传单的女同学精准地锁定了路过的季伏白和林颂之,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都还在饭堂,大堂里的学生屈指可数,说是冷清也不为过。今天在这里摆摊的只有他们公益社,所以她很有信心能拿下这两名同学。

季伏白本想加快步伐,当作没听见,不曾想林颂之停下了脚步,接过了传单,脸上还流露了几分好奇。只见林颂之和那名女同学靠得很近,低头去看那份传单上的宣传语。

“何新月?”季伏白这才发现,公益社的这个社员是他们隔壁班的物理课代表。因为物理老师同时教他们班和隔壁班,季伏白经常会在教师办公室里碰到她,自然就认识了。

“季伏白,好巧啊。这么说,同学,你也是3班的?”

何新月把自己垂下来的长发拨到耳后,有些兴奋地和驻足在摊位旁的季伏白打招呼,又将焦点转到了林颂之身上。

何新月人长得标致,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声音,清泠泠的,有点空灵感。

这让林颂之想起来,她好像还是学校广播站的,有几次放学后的播音里有她的声音。

“嗯,我是3班的林颂之。”林颂之礼貌地笑了笑,看了何新月一眼,又低下头读传单。

这份传单的宣传语写得有点意思,有采,还简洁生动,属于一下子能抓人眼球的。

至于这个活动,主要任务是和贫困山区的小学生通信,保持每周一至两封信的频率,活动持续一个学期。每写一次信,志愿者可以获得两个公益章。

他们学校对学生的公益章是有要求的,每个学期需要凑齐十个公益章,这被纳入了三好学生和奖学金的评选考察标准。

何新月眨了眨眼,不敢置信似的:“原来你就是林颂之,学霸啊,久仰大名。”

“低调低调。”林颂之笑了笑,但只有他知道,自己心里的忐忑。

毕竟他重生前已经毕业好几年了,高中知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加上自己的职业用不到太多理科方面的内容,又和教育类不沾边,林颂之没两年,就把数学课教的全还给老师了。

如果重生是真的,那么他就要再次参加高考——再考一次理科数学。

林颂之想到这有点头大,只好将注意力放在传单和海报上。

对林颂之来说,从悬崖上一跃而下,只是几个小时前的事。他记得自己收到的最后一条短信,就是和他通信了很多年的小朋友发来的。里面的语病和错字多得离谱,语句还不通顺。

身为三年的高中语课代表,高考语单科状元,林颂之还是有点郁闷。

耿耿于怀倒不至于,只是有些憋得慌。

看来扶贫扶智的使命还任重而道远。

季伏白见林颂之像块磐石似的杵在这儿,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不明所以地问:“颂之?”

林颂之没搭理季伏白,而是攥紧手中的传单,望向何新月道:“我想报名。”

何新月的眼睛亮了亮,像洒了一把熠熠闪耀的星星,说:“欢迎欢迎,林同学,来这边填下个人信息吧。”

她好像挺激动,可能是因为已经宣传了好一会儿了,林颂之是第一个来摊位处主动报名的。

林颂之点点头,跟着何新月来到摊位边其中一张桌旁,接过何新月递给他的申请表和黑色签字笔,弯下腰开始填写基本信息。

季伏白一头雾水,小声附在林颂之耳边道:“颂之,你怎么报名这种活动?”

在他的印象里,林颂之虽然不会争分夺秒学习,但对学习以外的课外活动,很少流露出兴趣,更不用说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公益活动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

今天的林颂之,似乎和平常有点不一样。

但具体有哪里不同,季伏白又说不上来,只是有一种微妙的直觉,感到林颂之变陌生了。

季伏白没想太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林颂之,却换来对方的一个眼神——疏离、淡漠,还有隐隐约约的失望,但很快这种情绪又消失了,仿佛季伏白看到的只是幻觉。

季伏白心下一沉,耳边嗡的一声,最后他只能看到林颂之翕张的唇。

他说的是:“你怎么会这么想?我觉得参加这种公益活动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