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丞相府。 曹操麾下武争执不下时,郭嘉突然提出了一个非常致命,却被所有人同时忽略了的问题: “张鲁凭什么说向问天是项籍余孽,他有什么证据?” 一语惊醒梦中人! 夏侯惇、曹洪、于禁、李典、徐晃等武将顿时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若向问天真是项籍余孽,他张鲁又是如何知道的?” “对啊,向问天与张鲁可没有任何交情,如此机密的事张鲁岂会知道!” “莫非,是张鲁那浑蛋为了自救故意散布谣言?” …… 听着这帮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郭嘉、贾诩等谋士不断摇头。 曹操也觉得他们太聒噪,一个狠厉的眼神扫过去,所有人就都闭嘴了。 “和先生,依你看张鲁手中是否掌握了切实的证据?” 贾诩这时已经开始后悔,真不该笑话夏侯惇他们,这下引火烧身了。 他一向是能不说就坚决不开口的。 但曹操都第一个点名了,想躲也躲不过了。 思虑再三,贾诩回答道: “主公,张鲁此人心思缜密,城府颇深。 若无实质性证据,恐怕不敢如此! 向问天的刀可锋利的紧。” 曹操若有所思,又看向其他人。 “主公,向问天在益州咄咄逼人,刘备、张鲁都已经主动向许昌靠拢。 正是需要庇佑的时候,他但一定不敢拿这样重要的事情开玩笑。” “这也难说!若是张鲁狗急跳墙,想以此逼迫主公与向问天交战,以减轻汉中的压力,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关键是,让张鲁拿出证据来!” ……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到底该听谁的呢? 曹操有些犯难。 突然,他发现郭嘉自从抛出问题之后就没有发言,对其他人的各种推论也没有任何意见。 “奉孝,你有什么想法?” 曹操这一问,其他人也停止了讨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郭嘉。 郭嘉早已习惯了这种待遇,他淡淡地说: “和先生说得对。 张鲁敢揭向问天老底,一定是有证据的。 但他手中的证据或许不便展示,也或许是在待价而沽!” “不便展示,待价而沽?” 曹操仔细琢磨了一下郭嘉的话,觉得应该真相就是这样。 张鲁虽然盘踞汉中、上庸两郡,但与向问天、曹操相比实力还是太弱小了。 以向问天惊人的扩张速度,一旦他腾出手来,下一个受害者就要轮到张鲁了。 “奉孝,有没有一种可能,张鲁的证据正在送往许昌的路上。 但为了安全,他不敢声张。” 荀彧提出了另一种想法。 但程昱立刻表示反对: “我认为奉孝所言有理。张鲁此人城府极深,即便真有证据,也极有可能是故意试探主公和向问天还有天下诸侯的反应。” “此话怎讲?” 曹操对程昱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立刻让程昱细说。 “主公,张鲁自知必须在主公与向问天之间做出选择。 若主公积极联络天下诸侯共讨向问天,他便交出证据,坐实向问天为项籍余孽。 如主公犹豫不决,且向问天积极向其示好,他便转投向问天。 随便拉出一个替死鬼,称此人造谣,便可自圆其说。” 程昱一边说,郭嘉一边鼓掌称赞。 其他谋士包括武将也认为程昱所说应该就是最接近真实的了。 益州多个郡起兵叛乱,虽然已经差不多被诸葛亮平定,但还有刘备占据着半个广汉郡和巴郡。 刘备武有关羽张飞严颜,有张松法正庞统,又占据险要地形,不是那么好对付。 张鲁虽然处境艰难,但目前还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他倒向向问天,可以对刘备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解决刘备之后向问天还可以再发力陇右甚至威胁关中地区。 相反,如果张鲁与铁了心与刘备结盟一起倒向曹操。 那么向问天想要完成益州的统一,就将陷入长期的拉锯战。 一旦益州方向的兵力被牵制

,曹操、袁绍联军再分别从荆州、扬州发起进攻,向问天偌大的势力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 所以,张鲁虽然本身实力不强,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的决定却能影响天下大势的走向。 无论是曹操还是向问天,都必须认真审视张鲁。 曹操顿觉头痛难忍。 “若为张鲁强出头与向问天正面交战,袁绍怎么办?” “若任由张鲁投降向问天,关中地区又该如何?”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难啊!” 不管曹操怎么选,与向问天之间都必有一战,而袁绍始终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还有一种最坏的情况:“若向问天与袁绍联手……” 他想都不敢想。 …… 曹操和他的部下绞尽脑汁寻找最优解的时候,张鲁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对外宣布向问天是项籍余孽,并不是随口胡说八道。 他真的有证据。 只是,正如郭嘉所言,这证据不便展示。 半个月前,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来到张鲁的府上,要求他立即向向问天称臣。 张鲁一听直接气糊涂了:“哪来的老匹夫,给我打出去!” 他话音未落,就有十几名亲卫进来驱赶老人。 可没想到,这老人像泥鳅一样滑。 十几个人一齐出手都抓不住他。 老人只是漫不经心地在大厅里游走,也不出手伤人。 张鲁看出老人似乎有些门道,而且没有恶意,便让亲卫退下了,省得他们在这丢人现眼。 “不知老先生是何方高人?为何来戏弄于我?” “老朽不是什么高人,你叫我向伯就是了!” “向伯?” 张鲁搜肠刮肚,终于想起父亲和祖父都曾经跟他提起过这个名字。 记忆中祖父年轻时曾在江州为官,后为求长生弃儒学而向道。 因缘巧合下得一位自称向伯的老人相助,于长生之道取得了极大突破。 据说在创立五斗米教的过程中,也是多亏有向伯的大力支持。 为了感谢向伯的大恩,祖父曾许下重誓:“向伯但有差遣,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而且这个誓言成了张家的祖训。 可是,那以后向伯再也没有出现过。 直到现在,张鲁才第一次见到向伯。 但他一点也不怀疑向伯的真实性。 向伯无名指上的玉扳指和祖父传给他的一模一样。 但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张鲁早已把祖训抛到了脑后。 他如何愿意因为多年前祖父的一句承诺,而成为别人的附庸? 不过,在没有摸清眼前这个老头的实力之前,他没有轻举妄动。 “向伯,您老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