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曾子所作,但是据考究为秦汉时期儒家作品。

《大学》源出于《礼记》,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

大学中提出“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先修己而后方可治人。

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反之想要治国平天下的前置条件就是修己。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可以分为三部分品读,即总纲、详解、“先己而后人”;说明一下,这里的先己而后人,意为先需要求自己,再要求他人。

*****先生曾这样点评说: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所谓世事皆有两面性,《大学》有其正面的影响,固然也就有其带来的负面因素。

《大学》为儒学名著之一,所以其思想上,刻意的把人拘束于单单儒家思想范围之内,存在思想僵化点。

与此同时,在古时候如果不按照“修、齐、治、平”的路线去走,轻则被斥之为不成才,重则为离经叛道。

使人轻易不敢背离,这个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人,虽然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如果百姓与统治者利益发生冲突,只能是牺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带有一些奴性。

翻开《大学》可以说,就是走上了一条晋升之路,从最初的“正心”开始,修改端正自身,而后一步步踏上“平天下”的巅峰。

我国的国学就是这样,雄达、广阔。古籍之所以可以流传千百

年,其中必有其无可替代之处。

本人热爱国学,略读过些许典籍;也曾寻师访友,与之交流心得。

可以这么解释吧,从接触国学,到现在,让我对于境界上有了一个自己的划分。

初而辩理,中则论道,高方说法。

我认为阐述,辨明道理只是初级的阶段;进一步到中级,就该把理升级为道,谈论道的方式、形态、变化;而我认为的最高点则是说法,讲求法则,讲求不会改变的大、法度。

如今的我尚不足初级辩理的大门,只是初窥其境。

我对于《大学》有我自己的理解,我希望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要是有什么存在问题的地方,也希望大家予以斧正。

因为中所写的有些太过于囫囵,所以那,在这里也借着这本的“军事”结构,简单的谈一谈所谓的“治国平天下”。

“治国”就是治理国家政务。

郑观应《盛世危言》有云:“有事者必有武备,以治国,武以捍难。”

同时“治国”还可以理解为安定太平的国家。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理解方式,其核心还是在于一个“治”字。

在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政务的问题;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治”。

“治”,治的本意为水名,治水出自泰山;同时其名词、动词、延伸词义又可以将其解释为整理、惩办、安定、医疗等意。

前三个意思都很好与治国联系上,但是医疗又该怎么讲那?

假如一个国家产生了不安定的因素,或者是有所动、乱,那么就好像人生病了一样,既然是生病了,那么自然要去找到医生为自己治疗。

所以“治国”的“治”,解释为医疗的话,这个词就可以解释为:为国家治疗病痛。

不涉及的政务的话,那么治国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可是又有几个治理过政务那?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在这个“国”字,做

做章。

有大国,则必然有小国,那什么是小国?就拿我来说,与我而言,所谓的“小国”就是我的家庭、我的企业。

家庭上面没有什么好说的,在之前齐家篇说过了,那么就来说一说企业吧。

我的企业,就好像是我的小国家,里面的机构设施全部都是受制于我一个人的,那么我就是这个“企业小国”中的皇帝。

《道德经》第六十章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典故源于著名丞相伊尹与商汤之间的一段对话;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见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

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尹”【即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