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而立英雄(第1/2页)
章节报错
看到战报封皮上的六个字,我的脑袋里“嗡”的一声;滇军如此大的军事动作,我却丝毫不知晓!
瞬间,一个又一个不好的念头充盈了我的脑海。
我在来京之前,唐继尧主动找到我,于我邀约,在我不在云南的这段时间里,无论云南有怎样规模的军事行动,他都必然密电给我。我曾推脱,可当时唐继尧却说:“兄昔日重九之时,浴血披沥,方有今日之云南,今日之滇军。无论兄身在何处,仍是滇军主将,与官职责任无关,兄于滇军之威望,无人可及。这天下间,哪有用兵却不告知主将的道理那?”
我再三推脱不过,最后只好以“通电过多则袁必疑之”为托词,与唐继尧协定,我在京之时,云南师以上规模军事行动必要的情况下他在通电给我。
即便是这样,他还略有不甘的悻悻同意。其实我想不通,唐继尧为什么偏要如此。
虽说重九之时他与我建立了生死友谊,而且他也侍我如兄,但是他毕竟也是一方大员,而且对于军事、政,治,治理上的才能并不比我差,而且在其他的一些方面,他的才能还远胜我几酬。他这么确立维护我的滇军的地位怎么看于他都没有好处。
而且我被袁世凯招进北,京,谁都看得出来,我这一去是九死一生,对于一个“死人”他为什么还要如此那?难道是他故意试探我?亦或是迷惑我?
可是我人在京,而他及滇军众将皆在云南,天高皇帝远,就算是我想暗中操作,恐怕也是鞭长莫及。
而且实话实说,就我对唐继尧的了解,他是个干练之才,而且颇有雄心,从他与我共同起义的事件上,就可见一斑。而且此人极有韬略,治武功皆有奇才;而且此人骁勇善战,曾两渡日本留学,又与同武将军阎锡山、湘军大将赵恒惕有所联系,且还是同盟会成员。
此人背景身份极其复杂,且之云南根基因其祖籍云南,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我要更为深厚。
他如此确立我在滇军的位置,如果说只是出于尊敬亦或是战友情谊的话,这是决不能令人相信的。
到了如今的地位、身份,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又有怎样的感情是可以相信的那?
之前我在北,京确实接到过两封关于滇军用兵的密电,可是我却从没拆开看过,因为对于云南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在我在任期间云南境内确实有不少匪患,不过需要一个师或以上的兵力围剿驱逐的只有三伙而已。
分别是和子坤匪帮、“战身刀”刀乘江匪帮以及重九起义时,由官军叛逃的刘怡苗匪帮。
其中以刘怡苗最为凶悍
,其他两伙不过是乱世之中求存而已,唯有刘怡苗依仗曾经,及其手下部众皆是军人出身,作战骁勇,常常掳掠各村寨,不时还与滇军交战。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唐继尧这次用兵应该是剿灭刘怡苗的战报。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给我通电那?是不方便?亦或是他本就不想告诉我?或者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其实唐继尧发了密电,不过却被袁世凯拦截下来了。
其实就现在的情况看,袁世凯同意了我的辞呈在先,且还让我这个在野之人,审阅战报,其用心却是难以揣摩。
“松坡啊。”袁世凯拿起那份战报,交到我手里到:“这是云南都督唐继尧送来的战报,说剿灭了盘踞滇南数年之久的匪寇和子坤一伙;具体的都在里面,你看看吧。”
说着他走到了公案之后,拿起一支笔写写画画也不知道是在做什么,不过我知道他这是刻意给我留下阅读战报的时间。
翻开战报,里面除了一些官方用语之外,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实质内容,而且最让人生疑的是,在这份战报里,唐继尧竟然没有附上立有战功的军士名单。正在我疑惑的时候,袁世凯突然开口道:“唐继尧还真是个人才;而且我听说他与你重九之时起,成了生死弟兄,松坡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如此人才怎么不向政,府推荐那?”
“在我看来的,松坡,你也别不高兴,我觉得这个唐继尧的才能可是不在你之下,这样的人要是放在云南那么一个边远之地,怕是辱没了他的才能,不如这样吧,要不你现在就写一份举荐信给我,然后我调他来北,京;正好,到时候也能做你的帮手,你看如何?”
听袁世凯说完,我不由的松了口气,原来他是另有意图,而非是截下了什么密电,不过,随即我却又感到极为担心。
袁世凯的意思我明白,从他召我来京看来,我以为他是要拉拢我,因为在我的背后除了云南之外,还有数万精锐,他控制住我或者说他能够拉拢住我的话,那么不但云南在他的掌握之内,并且他手中所掌握的部队,可以说直接增加了数万精锐主力。
再说云南地处边陲,可是却可以进攻三省八川,退守的话,云南地势险要,多有天险屏障,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如此一来,假设他袁世凯要是万一有一天被其他将军推下台,那么他至少还有一个可以让他养精蓄锐、东山再起的老窝。
可是现在开来,袁世凯的意图绝不是我想想的那么简单。就他现在的做法来看,他是要将云南众将,全部更换。
虽然现在只有我一个,而他让我“举荐
”唐继尧,代唐继尧来京后,肯定还会有第三、第四个……
那么如此一来,先从大将入手,而后把握好节奏,或大将、或校官,以此类推,不出二三年,他便能将整个滇军的将校全部更换一遍。到了那个时候,滇军也就成了他袁某人的“私人卫队”了。
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而且也没有什么证据,可就是因为如此才让我担心。如果哪怕是能让我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来证明我的猜测,无论对错与否,至少我还能有个比对,好与不好有个准备。
可就是如此,只有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才让人棘手。
放下那份战报,我对袁世凯道:“大总统,唐继尧此人确实才干异常,而且远在蔡锷之上。不过,蔡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世凯挑着眉毛扫了我一眼到,疑惑了一声:“恩?”而后突然笑起来,站起身子,走到我身旁对我道:“松坡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我之间,不必有许多顾忌;说你我是君臣,倒不如说是好友更恰当一些,你说是吗?”
袁世凯笑着用眼睛盯着我,他这一句话,让我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好在,我倒也不是个愚钝之人,对于这样进退两难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迂回”的方式,当然前提是对方并没有太紧逼迫的时候。
而此时的袁世凯,好像也没有刻意要把我紧逼到一个“死角”。我答道:“大总统,抬爱了,蔡锷感激;唐继尧与我同为重九之时中心,在军中无论地位、威望都不在蔡锷之下,而且其才华亦在蔡锷之上,当年重九时唐继尧身先士卒,以数百众,攻破昆明东门,牵制旧军近一个昼夜,这才能有蔡锷攻破北城,占领昆明之功绩;世人都说重九之役,蔡锷为首功,可是说到根上,其实重九第一功,和该是唐继尧才对。”
“松坡何意?”袁世凯问道。
我继续道:“治武功,唐继尧皆在我之上,召他来京确实比蔡锷这个徒有虚名之人强的太多,而且他唐蓂庚曾两渡日本,与山西都督阎锡山、湘军大将赵恒惕关系颇好,大总统正可以此人为重任!至于蔡锷,与其相比不过尔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