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李医生对她说,“你选择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很可能是你潜意识试图治愈自己的一种方式。你一直在通过帮助他人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创伤。”

这个诊断如同一面镜子,让张如萱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心。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在逃避面对妹妹死亡的事实,而这种逃避反而加重了她的症状。

在病房的日子里,张如萱开始正视自己的创伤和内疚感。

她回忆起和妹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争吵、拥抱,还有最后的别离。

“我一直以为我在治愈别人,”张如萱对李医生说,“但实际上,我连自己都无法治愈。”

李医生温和地说:“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你康复的开始。”

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张如萱与父母进行了长谈。

她第一次真正接受了妹妹已经离世的事实,也第一次对父母倾诉了这些年来的痛苦和挣扎。

“对不起,爸、妈,”张如萱哽咽着说,“我一直在试图成为妹妹,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弥补我的过错。但我错了,我们都需要接受她已经离开的事实。”

父母紧紧抱住张如萱,多年来的隔阂在这一刻消融。

他们一起哭泣,一起回忆,一起面对这个残酷但真实的世界。

经过深思熟虑,张如萱决定暂时放下工作,专注于自己的心理康复。

她开始接受针对ptsd和解离性身份障碍的专业治疗,学习如何区分自己和妹妹的记忆,重建健康的自我认知。

治疗的过程并不轻松。

有时,张如萱会感到迷失,分不清哪些记忆属于自己,哪些属于妹妹。

但在李医生的帮助下,她慢慢学会了辨别和整合这些记忆。

“记住,张小姐,”李医生经常这样告诉她,“你和你的妹妹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你可以怀念她,但不需要成为她。”

随着治疗的深入,张如萱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她发现,自己选择成为李医生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更是因为她真的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帮助他人的感觉。

“也许,”张如萱对李医生说,“我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帮助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

李医生赞同地点点头,“这是个很好的想法。通过帮助他人,你也在帮助自己。”

终于,在住院两个月后,张如萱获准出院。

在离开的那天,她站在病房的镜子前,仔细打量着镜中的自己。

镜中的女人憔悴但坚强,眼神中不再有迷茫,而是充满了决心和希望。

她不再看到妹妹的幻影,只看到了一个准备重新开始的自己。

“再见了,妹妹,”张如萱轻声说,“我会永远怀念你,但我也会好好活下去。”

当张如萱走出医院大门时,阳光温暖地洒在她的脸上。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新生活的气息。

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