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又叫果蔗,紫叶蔗等。

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中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全世界热带糖料生产国的主要经济作物。

在苏溱记忆中,每年冬季家中都有几捆紫皮甘蔗立在墙角,想要吃时,自己拿着菜刀,将节上的梗剔开,清水洗干净后,就用牙齿撕下外头的紫皮嚼汁水。

这甘甜清凉的味道,是区别童年各色劣质水果糖的美味。

苏溱向林掌柜问起甘蔗,并不是突发奇想,在知道林掌柜是闽省人士后,她便想起了甘蔗,这个重要的制糖原料。

中国制糖历史深远,最早期的甜味来源并不是“糖”,而是“蜜”和“饴”。

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用甘蔗制糖,在唐朝已有蔗糖出口,是最早用蔗制糖的国家之一。

这是苏溱本上学到的知识,但具体当时是怎么制糖的她并不清楚。

口中寡淡时,她常常会想起前世浓油赤酱的美味,也会想到各种色彩丰富,样式可爱的甜品。

在最缺少营养的时期,对糖分的依赖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曾经搜刮过原主的记忆,糖,白蔗糖,冰糖,甚至红糖都没有出现过她的记忆中。

原主唯一能记得的甜味,就是逢年过节,爹兄长特地从集市上带来的饴糖。

按理来说,温热带地区都有甘蔗,后世的浙江,四川,江西地区也能种活甘蔗,用甘蔗榨汁,沉淀提取出色泽浑浊的红糖应该不成问题。

《天工开物》曾经记载过用黄泥浆提炼出白蔗糖的办法,即便这个时候的制糖技术没有宋朝时那么发达,也不该完全没有发现甘蔗制糖的基本方法才是。

之前苏溱曾不经意问过傅媛平时有没有吃过糖,傅媛日常吃到的也是饴糖或是蜜,还是出身贵族的赵暮说起了红糖。

红糖掺姜,对女子最为滋补,尤其是来月事时,是贵族女子闺阁中减轻腹痛的宝物,可谓是一两红糖一两金。

苏溱便知道了,不是古代人没有制糖技术,而是就跟县城开成衣铺的苏绣娘子一样,在一个地区垄断了绣法,那制糖的手艺也可以成为不可外传的家学,长长久久掌握这门技术,源源不断生财。

一两红糖一斤金,超市一袋白砂糖两元有两斤。

见到了林掌柜,苏溱就想起了糖。

白蔗糖,冰糖对苏溱有些难度,但熬红糖她还是可以做到的。

林掌柜眼中闪过意外之色,苏溱一个乡野女子,竟然听说过甘蔗,外乡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他贯是会做人情,见苏溱主动提起甘蔗,从善如流道,“苏娘子,您如果需要甘蔗,若是时令时,我有商队到南省辖内,一定让他们带一车过来。”

苏溱心中一喜,眉上挂了笑,“那多谢林掌柜了,一车甘蔗有些少了,苏溱想同林掌柜做笔买卖,到冬日甘蔗成熟时,请您专门贩一队甘蔗到仙岩,若是那时您要进豆油,我便将甘蔗折算在豆油中,若您到时候不用豆油,也请按照正常核算了成本后的价格,将甘蔗卖我。”

甘蔗其实很好生长,只是专门运输到外省耗时耗力,卖不上好价,是以很少有商贩专程贩卖。

苏溱既然直说了要甘蔗,并且会正常给价,这对林掌柜来说就是送上门的买卖。

原先他来仙岩进豆油,是因为在南省有中间人介绍了这笔生意,他又亲自尝了豆油烹制的菜肴,敏锐发觉了商机。

闽省不缺富户,他进来一批豆油,不愁销售不掉。

至于豆油能不能在闽省扎根,那谁也摸不准,他不见得冬日里还会再来进一批豆油。

不过既然苏溱开口了,他可以专程打发一队人马过来送甘蔗,同时进些豆油,这东西不易腐坏,放着总能卖掉,现在比起此行的目的豆油,他更在意的是那绸带般的水泥路。

“苏娘子客气了,您想要尽管说,这东西本身也不值当什么银子。”

苏溱跟林掌柜互相客气,跟林掌柜说定,冬日甘蔗成熟,林掌柜会送来甘蔗。

苏溱没忘记甘蔗也能生长在江浙地区,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嘴,林掌柜确如没有听见一般,不做反应。

“就是不知苏娘子要甘蔗是做什么?只是吃的话,应当也无需这么多甘蔗才是。”客气寒暄过后,林掌柜也仿佛才想起一般,随口问道。

苏溱玩味笑笑:“听说一两黄金一两糖,苏溱只是好奇甘蔗味道罢了。”

林掌柜眉头机不可察一皱,又是想种甘蔗,又是说起糖,难不成是想做制糖?

制糖之术,向来掌握在闽省各大世家中,朝廷每年管控盐,茶,铁,金银,而糖的地位仅次于这四样。

若不是糖每年产出少,价格昂贵,必然会深入千家万户。

没人能抗拒得了甜美之味。

而这个苏娘子竟然对糖产生了兴趣。

唇齿间还留着豆油所烹制菜肴余味,心中对水泥路的垂涎还没散去,这位神通广大的苏娘子又对糖起了心思。

“苏娘子,深山老潭,深不可测,还是不要只身前往,免得万劫不复啊!”

糖之暴利,千百年来谁不眼红,便是本朝太祖,也曾想过将制糖之术收揽在手中。

到头来还不是失败了。

说来说去,这世间是氏族大家的天下,便是强势如太祖,也要多方斟酌,为天下安稳,向氏族妥协。

苏娘子想要制糖,无异于炭中取栗,引火烧身啊!

苏溱如何没听出林掌柜话中之意,她唇角微勾,笑得高深莫测,“林掌柜多虑了,姜红糖这样的好物,又岂是我一介乡野村妇能做出的?”

他们卖他们一黄金一两,面向贵族女子的姜红糖,她另辟赛道卖平价白蔗糖不行吗?

她真要卖,也不会给那些地方强绅找到攻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