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孙策还不能完全肯定他就是邓艾,但从他的表现和出身判断,也是八九不离十。

县令早知道孙策有识人之能,见他如此夸赞一个穷小子,马上换上一副笑容:“阿牛,能得大将军器重,是你母子二人的福气,也是我新野之荣幸,南阳之荣幸,不如你们便搬来城里住,就在县学读。”

孙策却对母子二人说道:“既然你们家中并无牵挂,不如送令子到江东去求学,你意下如何?”

“这……”邓母愣在那里,半晌才苦笑道:“我们母子相依为命,并无余钱,背井离乡恐怕……”

孙策笑道:“建业有一处绣楼,你到了那里可以做工,至于令郎……我自会安排他去江南学院。”

邓母忙摆手道:“我母子寸功未立,岂能无故受大将军之恩?”

“等令郎学成之后,将来再报恩未迟!”

孙策看向邓阿牛,“你虽相貌普拙,但志高器重,有如艾草平凡,却有兰草之质,今后就叫邓艾,如何?”

“多谢大将军赐名!”邓母受宠若惊,忙拉着邓阿牛跪下:“快谢过大将军。”

县令大惊道:“这就那个邓……邓艾?周都督寻找之人?”

周瑜为了找这个人,把南阳邓氏子弟

都问了个遍,什么小名、绰号,甚至连祖宗三代都查了,却并无结果。

原来孙策来新野,又是找这个邓艾,找不到干脆赐名,简直匪夷所思。

“不错!”孙策微微点头,让母子二人起身,吩咐道:“回去之后收拾一下,即日便起程到江东,我自有安排。”

“邓邓邓——邓艾,谢、谢过大将军!”

邓阿牛虽然还不明所以,但孙策如此看重他,有些喜出望外。

孙策言道:“我教你一套自报家门的顺口溜,或许可治好口吃。”

“当当当当——真?”邓阿牛睁大眼睛,满眼渴望。

“听好了——”孙策略作沉吟,以手击节,唱道:“我是南阳的,南阳新野的,新野义阳人,义阳邓家庄,我的名字这样叫……”

邓艾果然聪慧,只听了两遍便记住了,邓母用手打着拍子,果然一口气便能念下来,再也不结巴了,又一次眼含热泪。

据孙策了解,口吃最大的根源还是出于心理问题,或许邓艾自小家贫,自卑导致如此,也可能是受了惊吓,只要突破这个障碍,便可慢慢改善。

找到邓艾,孙策心中一颗大石落地。

三国时期,既能冲锋陷阵、又能出谋划策的武全才,只有邓

艾和姜维这对老冤家。

华夏从古至今,能成为名将,非但需要际遇,本身也要有足够的实力。

至少也要显出与众不同的能力,名垂千古者必是天纵奇才。

邓艾从放牛娃自学成才,都能与诸葛亮的高足一决高下,若加以精心培养,必会青出于蓝。

派人将他母子从水路送往建业,先安排在貂蝉的拜月楼帮工,便可让邓艾安心学习,至于兵法谋略,还需另选名师,等将来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