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氯化钠。

作为百味之祖的存在以及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最基本的电解质而言,人体若是长期不摄入盐份,即会导致没有体虚乏力、身体浮肿乃至心率异常等相应生理病况。

根据盐的纯度和杂质情况,可划分为‘食盐’、‘原盐’两种。

其次,再根据其出处划分为:

取海卤煎炼而成——海盐

去井卤煎炼而成——井盐

刮取碱土煎炼而成——碱盐

池卤风干而结——池盐

生于土崖之间——崖盐

其中海盐、井盐、碱盐三者皆出于人,池盐、崖盐二者出于天。

‘盐’自龙国的源起,是于黄帝时期。

据传,当时有一名为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炼而成盐,从而开煮海为盐之先河,后世将其尊崇为‘盐宗’,其所制出传承后世的便是海盐。

此后,中原各地便主要于沿海地区为制盐区,满足天下半数百姓食盐所需。

而其它半数的食盐由来,即是通过上述四类盐的填补空缺。

由于古法制盐主要的方式为煮卤,其中需耗费大量工时、料、人力才可制造出那完全入口无害的‘精盐’,所以‘精盐’的盐

价高昂。

而类如之前牧禅所制作的那些‘青盐’,十之八九便是出自于古法制盐那粗糙的初期制造工艺所诞生的产物,主要也是用于起始交易为主。

可这类产物由于煎煮卤水之时未能有足够的蒸馏提纯和消毒,导致其结晶体带有无法去除的怪味之外,仍然残留着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若未在食用之前进行煎煮或草木灰消毒过滤等方式处理,食用过量则可能导致中毒毙命。

但因其售价相对低廉,那分发于沙场士兵随身携带应急所用的,或是民间百姓因囊中羞涩所购置的,便是这类乌青色或者干脆就是杂色的有毒盐块,通称为‘青盐’

在自古王室便对此有立盐法,实行专人管制流通之举,由‘盐人’掌管盐政,管理各种用盐事务。

但在民间私制私营的盐商,随着历史更朝迭代,也是一直存在着,市井流通的盐亦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蜀地物产富饶,于荣州·公井县多处盐井开采挖掘出的井盐,更是盛产食之无毒的精致白盐,素有‘盐都’之称!”

窦唯介绍至此,话题一转问道:“牧大人,你可知我们绵州·盐泉县之名源于何意?”

“难道说我们绵州的盐泉县...

也是这蜀地里的井盐产地之一?!可是...”

牧禅当即会意道,可当即又否定了道:“不对!若盐泉县若是有大量井盐贩卖的话,税钱又怎会如此不堪,民生不济?!”

他上任之际,便早已将绵州八县的数年来的税收财政情况有过一定了解,类如盐泉县便是那入不敷出的地方贫穷县之一!

而在其主要地方财政来源一栏中...

并没有‘盐税’一项!!

不仅如此,绵州八县内也没有任何一县的主要收入来自‘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