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张绣如何积极准备西镇长安,且说铜雀台上【短歌行】一事,宛如一场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洛阳。

自张绣创造【册】之后,整个洛阳的风便兴盛了起来。有天南地北的很多士人,都不远千里,不顾道路险恶,来到洛阳观看【册】。

与册相应的,便是纸张了。

如今张绣贵盛,十郡之内,没有人敢与张绣抢生意的。不管是张绣创造的高度酒【骠骑酒】,还是册、纸张,都没有人胆敢仿造。

而且册、纸张的核心技术,都握在张绣的手中。暂时没有泄露。

而洛阳人自从有了好的白纸之后,用布帛、或是竹简写字的习惯,被生生的扭转了。

一时间洛阳的纸张,价格很贵。

这也给张绣带来了一大笔的额外收入。

而【短歌行】一出,洛阳纸张的价格更贵了。这是一篇相当有采的锦绣章。

又与如今张绣的身份、地位、权利极为契合。

正所谓“周公吐莆,天下归心。”

一时间洛阳士人,传抄者不计其数。

张回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士人,出生于寒门,但家境殷实。他是买的起纸张的。

一大早,张回便得知了铜雀台内发生的美事。不由匆匆的在房内铺开了一张上好的白纸,挥墨写了起来。

“好诗,真是好诗。我大司马真是神人也。”

张回低头看着纸张上的这篇诗词,赞叹连连,脸上露出了敬仰之色。

这时候,张回的妻子张夫人端着一碗莲子粥走了进来。张夫人也能识字,且颇有水平,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见丈夫沉迷其中,她并不以为意。只是也颇为感慨道:“大司马出身将门,武艺绝人。想不到却还能通墨。”

“这与出身无关。想高祖皇帝出身就不

好,却也能作出【大风歌】。自古英雄都解诗。大司马这才能是天授的。”张回白了一眼妻子,说道。

“好,好,好。这是天授大司马的诗才。”张夫人闻言笑了笑,连连点头哄道。

与妻子笑闹了一番之后,张会收起了案几上的这张纸,然后便拿出册,观看了起来。

因为招贤馆的存在,寒门士人的日子,却是有了飞临枝头的前景,大伙心中都是有盼头。

只是朝廷的官员名额稀缺,尚台那边更是如此。

而随着【唯才是举】广为传播,从各方云集来洛阳的寒门士人,多如牛毛,要想从中脱颖而出,进入招贤馆内学习,却是需要“厮杀”一番。

张回就是普通士人,需得用功。

而张回只是这洛阳城内千千万万寒门士人的其中之一罢了。

智勇过人,才干出众,德高望重,张大司马也。

铜雀台内,张绣意气风发。

洛阳城内也因此而涌动不止,一时间洛阳纸贵。但张绣的主业,还是争霸天下。

这日天还蒙蒙亮。

以张绣为首的武百官,已经聚集在了皇宫之外。负责宿卫宫门的禁军打开了大门,请众人进入皇宫内。

不久后,张绣率领武百官从容进入德阳殿内。

此刻天色已经放亮了。在群臣坐好之后,天子刘协在太监的搀扶下来到了御座上坐下。

一番见礼之后,张绣从袖子内取出的【出师表】,高举过头顶,恭敬说道:“陛下,臣有表要奏。”

“呈上来。”刘协这木雕天子,却也是有作用的,稚嫩少年的声音,传遍了大殿。

一名太监连忙上来,弯腰恭敬的取了张绣的表,专呈给刘协观看。刘协虽然年少,但看表已经没有问题。看过之后放下,脸蛋上露出忧虑之色,询问

道:“大司马。如今四方扰攘。大司马欲平定凉州、益州,兴复汉室。朕心甚慰。只是大司马一旦离开洛阳,朝廷内的事情,交给谁来处理?”

张绣立刻从容应对道:“前将军、尚令戏志才、左将军、御史中丞陈宫,大将军长史贾诩,才干足称。臣以为不管朝廷内外,宫中、府中、郡中的事情,事无巨细,交给他们来处置。朝廷可保平安。”

而随着张绣点名,戏志才、陈宫、贾诩三人越众而出,跪在了刘协面前。

“好。便命大司马持【假节钺】出镇长安。四方大将,武官吏,各司其职,荡平西方。”

刘协说道。

“诺。”

张绣与群臣齐齐拱手应诺了一声。

张绣乃雷厉风行的人。早朝之后回到大司马府内,便召会妻妾,安顿后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