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猜测
章节报错
李恪一反常态的没有与李治作对,让李治心中很是怀疑。
可是李恪的话说得很是模糊,他自己没太弄清楚李恪的意思,一时间反驳也不是,不反驳也不是,好生尴尬。
良久,李世民忽的笑问道:“为什么?”
李恪闻言朗声道:“我们既然还可以再看一场虎斗,为什么要提前下山去招惹这两只恶虎呢?”
李世民听罢,当即来了兴趣,急忙道:“你继续说。”
李治在一旁看着,脸色凝重无比,他怎么也没料到李恪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前来,而且还会阻止李世民出兵。
只见李恪长眉一挑,眸子里宛若清风徐徐吹动柳枝一般怡然,而后缓缓道:“儿臣斗胆问父皇一个问题,那便是以吐蕃的兵力,想要在一个月之内攻陷楼兰王都的可能性大吗?”
闻言,李世民皱眉应道:“不大。”
吐蕃兵力几何,李世民知道得一清二楚,自然也知道吐蕃要在一个月之内攻陷楼兰王都实在是不可能。
然而事实却正要与此相反,吐蕃当真在一个月之内便攻陷了楼兰王都,导致楼兰灭国。
此事甚为蹊跷,李世民曾派人前去查探,然而前去的
人却石沉大海,不见回应。
此时听得李恪问起,当即接着问到:“眼下局势已成事实,这又作何解释?”
李恪闻言,笑着道:“陛下,儿臣此来所要说的便是这个解释。”
“哦?那你快说与朕听听。”
李世民有些急不可耐,因为吐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陷了楼兰王都,其中定有蹊跷,一旦这种蹊跷发生在大唐身上,李世民却要如何去面对整个天下?
李恪斜眼看了看李治,嘴角不留痕迹的露出一丝笑意,而后对着李世民道:“父皇,吐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陷楼兰王都,儿臣所想,原因不外乎有两个。”
说着,李恪对着李世民微微欠身,而后转身对着一众大臣道:“其一,便是吐蕃军队战力强劲,而楼兰军队实力孱弱,所以一经交锋便被吐蕃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以至于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被灭了国。然而这个可能性陛下刚才已经说了,实在太小。”
接着,李恪转身再度对着李世民道:“那么其二,楼兰之中有吐蕃的奸细,而且这个奸细在楼兰之中的权势还不低。两国交战之时,这个奸细趁着房遗爱
失踪一事全权指挥了前线战斗,而在他的指挥下,楼兰军队自然土崩瓦解被吐蕃杀了个干净,所以被灭了国。”
李世民闻言一震,当即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楼兰之所以被灭国,全赖这个奸细从中作梗?”
李恪点头道:“正是,如若不然,吐蕃何以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灭了楼兰?如此不是天方夜谭么?”
一众大臣连带着李世民闻言都是微微点头,此次吐蕃与楼兰之间的战斗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很突然,大唐朝中几乎只有两三到塘报的时间,楼兰那边便被灭了国。
李恪所言不无道理,而且也是唯一的可能,只有当楼兰之中出了奸细,吐蕃才能里应外合以雷霆之势将楼兰灭亡。
这时,李治忽的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转身对着李恪问到:“楚王兄,以你所言,那我大唐为何不能先下手为强,提前出兵呢?你刚才道此时尚不是出兵的时候,本王不甚明白,还望你能解释一二。”
李世民闻言也点头道:“对,李恪,朕也不甚明白,你倒是再解释解释楼兰之中的奸细与我们出不出兵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李恪看
了看李治,而后转身对着李世民道:“父皇,这个问题,房大人最有发言权。”
“哦?玄龄?那你来解释。”
李世民转眼看向一直未曾说话的房玄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异色。
房玄龄对着李世民恭声应道:“陛下,臣去年曾随何守业将军在吐蕃境内清剿叛乱,故此对吐蕃的军力战力,臣多少有一些认知。以臣所见,吐蕃军队胜在野战,并不擅长城战,若不是如此,去年的卡哈尔也不至于两个月未能将南蛮的东境攻破,以至于给了我大唐前去支援的机会。”
李世民闻言微微点头:“此事朕也曾听何守业说过,只是吐蕃擅不擅长攻城,与我大唐出不出兵先下手有何干系?”
房玄龄接着道:“陛下请细想,吐蕃既能在楼兰国内买通一个奸细,那在我大唐国内难不成就不能以此之法再度施之?臣虽不肯定我大唐朝中有没有这样的败类奸细,但既有前车之鉴,我等自当谨慎应付。”
这时,李治忽的站了出来,对着房玄龄道:“房大人,此言可否再斟酌一下?”
房玄龄冷笑道:“怎么?晋王殿下想反驳什么?”
“父皇,我
大唐朝中皆是赤胆忠心之辈,此一点毋须多疑。”
李治对着李世民躬身奏道,那模样诚恳已极,似担心忽的有人跳出来指证他就是奸细一般。
闻言,李世民看了看李治,而后对着房玄龄道:“你继续说。”
房玄龄恭声应道:“若是吐蕃以同样的手段买通了我大唐朝中的奸细,那到时候我大唐军队出征的路线,行程岂不是都暴露在吐蕃与南蛮眼中?如此的话,我大唐岂有胜算?”
说着,房玄龄转身看向杜如晦,拱手道:“杜大人乃战场宿将,当知其中厉害关系。”
杜如晦闻言点头,对着李世民道:“陛下,若是当真如房大人所言,我大唐的先下手为强,只怕会变成中了吐蕃的奸计。”
房玄龄接着杜如晦的话对着李世民道:“陛下,此等情况虽之时猜测,然却不得不防。故此臣也以为,此时尚不是可以出兵的时机。”
“说了半天,你们还是没有道得出为什么不是出兵的时机,不就是一个猜测?能说明什么问题?”
李治看了看李恪与房玄龄,脸上露出鄙夷之色。
猜测不能说明问题,毕竟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