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悔不当初在两广,咱们如果”

见李鸿章没有作声,只是苍老的脸上,皱纹似乎又多了一些。

张佩纶忙又说道,“中堂,刚刚杨莲府同我说,滕兴甫想要邀请伯行在战后到直隶做事,不知中堂”

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本为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

曾经做过驻英公使参赞,出使日本大臣,实为公使,只是因为对朝廷有些怨念,甲午之后一直再未出来做事,只在李鸿章出访时随行。

张佩纶所说的伯行,就是指李经方。

李鸿章并没有接话,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伸手从张佩纶手中拿回那份稿。

对于张佩纶递过来的那支金笔,李鸿章摇摇手,却没有接。

显然,那支金笔,李鸿章让张佩纶观看,就没想过再收回来。

李鸿章拿着那篇稿,站在房中间,再次看了那稿半晌后,深深叹息一声,然后转身背着手,步履蹒跚地向房外走去。

从张佩纶的角度看过去,李鸿章已经略显佝偻的背,弯的更加明显了。

李鸿章走到门口,长叹一口气,头也没回地突然语气有些凄凉地说道。

“我老了”

“关于杨莲府所说,你给伯行写封信吧。”

当天下午,武昌湖广总督府内。

“好!”

“滕兴甫果真是大丈夫!真豪杰!我张某人敬佩之至!”

房内,张之洞拿着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刚刚刊出的一份《大公报》号外,忍不住拍案高声喝彩!一旁满头是汗的辜鸿铭,早已将头上的六合一统帽摘下扔到案几上,还在大口喘着粗气。

张之洞正在观看的《大公报》号外,就是刚刚辜鸿铭从外面见到拿回来的。

为了尽快将滕毓藻的这篇稿发出,钱师爷将刚刚印刷出来的号外,直接交给《大公报》的职员,要他们当街四处免费散发,不仅在武昌城北,汉口、汉阳也都有人去散发。

看到这份被百姓疯抢的号外,辜鸿铭好容易才抢到一分,匆匆读过,就挤出人群,嫌弃轿子太慢,他自己一路穿街越巷,避开渐渐汇集的武昌百姓,小跑着来到总督府。

果然,张之洞一读就激动不已,连赞叹不止。

此时,激动得脸色涨红的张之洞,又高声畅读,“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好!好!好!”

“如此雄奇句,读之令人顿生豪气,快哉!快哉!”

“来人,快快拿酒来,要大碗!”

“读此等雄,理应纵酒高歌。”

看着已经因激动而显得有些癫狂的张之洞,辜鸿铭只能一边擦着头上还在渗出的汗水一边,苦笑着看着神采飞扬的张之洞。

张之洞一向豪爽大气,嬉笑怒骂更不拘小节,此时心神激荡,想要劝阻,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