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第1/2页)
章节报错
眼下胤社是指望不上了,还有谁行呢?
皇帝一行在中秋节前两日回到畅春园。原诚郡王府已改了规制,违制之处都除去了。胤社夫妇直接被押送回府,关了。
荣妃拖着病休,到清溪屋门前长跪请罪。
皇帝对她并没连带,只让她回去安分度日。
当然,“安。”是不可能的。惠妃已经杏出来给自己儿子使绊子的是荣妃一系攒足了劲等着报复。眼下荣妃虽说还有个女儿在蒙古做王妃,但她纳喇氏家族也不是吃素的走着瞧!
朝廷上,有心思的大臣们再次重新站队:皇子们各自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皇帝忙着整顿内务府和官场秩序。有神机营在手,满洲贵族能制约他的东西又少了一样,所以这次的动作虽然比哪次都大,却比以往都顺利。表面上看仿佛守日大族臣服了似地。
前朝争,后宫斗。
光阴如流水,暮暮复朝朝。
赏过丹挂看梅花,梅雪争春又一年。方见杨柳抽芽转眼石榴如火。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
皇帝南巡归来,皇家又将迎来一件喜事:十四皇子多罗贝勒胤槛下个月大婚。
胤微的嫡福晋是青海蒙古亲王札什巴图尔的小女儿诸皇子福晋中出身最高的一位。
原本在康熙四十四年选秀时,德妃暗自相中了一位镶黄旗满洲贵族之女,父兄皆是朝中官员,职位不是很高,行事低调有实权。可她只能私底下想想,最终是要皇帝决定的。
皇帝曾问胤微,是想像四、八一样入朝,还是想像五、七、十三一样从军,亦或是走九、十、十二的路子,另辟一途。
这个问题胤微在军营时就仔细考虑过。他和十三原比旁人看得清楚些。
服了两年兵役出来,跟亲兄长长谈之后,更明白了。
朝中局势渐趋明朗,站在胤褂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今年节,八贝勒府门前贺客蜂拥而至,整条胡司都堵得满满登登。
这是什么架势?
胤微觉得他还是不要参与到朝堂的好。
军中很安。像他五哥、七哥、十三哥,各管一摊儿,重要,但不至于被皇帝忌讳。后勤供给始终掌握在皇帝手里。
胤微于是回答说,若得皇帝恩准他想从军。
皇帝告诉他,若是他要从军,那么皇帝将来会打发他去西边。西北、西南乃至于更远的地方。那里条件艰苦,而且不是单靠匹夫之勇就行。胤微需要再次回炉,对西边的人地理进行深入研究,任重道远。皇帝不要一个上战场砍杀的阿哥,需要的是能平定西边的皇子。
胤微发誓自己会为此努力,会力达成皇父的愿望。
他的福晋也因此定下了。这个名叫慕兰图雅的蒙古公主模样颇为秀丽,并且精通满、蒙、回、藏四种语言是个有才华的贵族女子,皇帝挑选了好久才挑中的。
德妃大失所望,尽管这个儿媳妇身份更贵重,但她真的不想自己心爱的儿子远离京城。她这几年过得太孤苦了!胤棋一系显然不能安慰她的孤苦。况且弘晖那事儿之后,很多东西实际上已经变质了。
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她又早已没有了跟皇帝进言的恩宠,也只能接受。
新媳妇慕兰图雅来向婆婆敬茶的时候,心里很是惊诧了一下。她以为宫中的妃子应该会很注重保养,没想到自己婆婆未到五十岁,已经满头华发,皱纹纵横。
好在她并没表现在脸上,整个过程保持了表面上的和谐顺利。
木已成丹,德妃只希望小儿子夫妇俩赶紧生个孙子给她养。小儿子要被皇帝派去哪儿,她无权过问,能含怡弄孙她也可以得到些安慰。
她现在在宫中的日子只有宫斗和无边的怨恨寂宾。
除了儿子被圈的荣妃和惠妃,好像谁都比她开心。
良妃那儿有弘旺时常往来,弘旺又是个会讨人欢心的,总能让良妃开怀不已。
敏妃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可有十三的长女给她解闷,小家伙儿肥胖可爱。自从十三福晋怀上第二胎,敏妃照顾儿媳又照顾孙女儿,每天很充实。前不久传来消息,十三皇女已有了身孕,也要回京待产了敏妃忙得高高兴兴。
至于定嫔,十二福晋第二胎仍日生了个阿哥很健康。孩子过完百日,两口子便带着小儿子南下了,将弘峨留给定嫔。所以定嫔当祖母当得快快乐乐。
宜妃更不用说。大儿子在京城附近工作,有机会便能进来看她: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送人赏人的,都是小儿子从各处淘换来的精品。每日里满面春风时常来德妃宫里探望兼炫耀,美得让德妃想撕了她的嘴!
德妃失眠很严重。睡不着时总想起当年自己风头正劲的岁月。
怎么就落到今天这个田地?
每次闹心到最后,都是自己安慰自己:不管怎么说,胤微娶了媳妇了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