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黑猫白猫
章节报错
张典坐下之后先是接了一壶水烧上,叹了口气说道:“听说过滇南张家么?”
“废话,你外公张圣叹的鼎鼎大名谁没听过,你自己也没少给我们吹嘘。”关翡不耐烦的说道。张典不止一次跟自己吹嘘过自己外公一手在滇南打造出一个集旅游,外贸、加工烟草等众多明星产业的经济体。
“之前都是挂虎皮扯大旗,加上外公对我颇为宠爱,家里才默认了我这么胡作非为。毕竟你也知道,虽然我也姓张,但始终是外孙,有外公的默认我才能打着张家的旗号行走江湖。不过家里面的核心产业我是从来插不进手的。”张典认真的说道。
“得了吧,这还不够,您这资源,已经让我们这些光脚的泥腿子只能望其项背了,咋滴,你还想逆天呢。”关翡调侃道。
“我原本也以为就这么捞捞钱,就把这辈子混过去算了,可是今天晚上接到了外公的电话,突然又给了我一线希望,所以我希望老关你能跟我坦诚相待,毕竟这次我是准备押重注在你身上了,按我外公的话说,抓住了这次机会,滇省将出现第二个张家,张典的张家。”张典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面似乎都在闪烁着光芒。
“你这么说就让我压力很大呢,你想听啥?”关翡掏出烟来递了一支给张典说道。
“所有的资料,越详细越好,你这不声不响的折腾出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来,听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似的,告诉我一切,让我好好想想,这场梭哈我是跟还是不跟?”张典目光灼灼的看着关翡。
关翡点烟,开始思索起来,毕竟现在不知道张典说的这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甚至不知道张典到底站在哪一边,即便有胡根生事前提点,关翡也就不敢随意将自己的底牌透露出去,毕竟现在的戴胜依旧是个庞然大物,自己不过就是只稍微强壮一些的螳螂,虽说如果能得到张家的帮助或许会对自己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助力,可是一但张典有半点问题,关翡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毕竟自己跟戴胜集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怎么?怕我跟韩家是一伙的?”张典似乎看出了关翡的顾虑,开口问道。
“老张,你这么聪明,应该是想到些什么了吧?”关翡吐了个烟圈说道。
“废话,我一直很奇怪,你似乎十分的抗拒跟韩戴坤有所交集,之前我一直想不通是为什么,不过今天接到老太爷的电话,我大概能够抿出一点味来了,跟韩家有仇?”张典试探着问道。
“我一个做翡翠的,能跟韩家有什么仇,大家又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我上哪跟人家结仇去?”关翡平静的笑了笑,十分淡定的说道。
“不对,老关,我这都已经跟你交底了,你能不能拿出点干货来,说实话哥哥我现在心里很没底啊,老爷子给我的指示是让我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配合你骠国的项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能让老爷子都看好的项目,说明你这个项目的潜力巨大,已经大到老爷子都有些动容的地步了。”张典认真的说道。
“泡茶泡茶,我要喝那饼。”关翡指着张典旁边的展示柜上有一饼包装看上去十分残破,泛黄的纸张上红印了冰岛两个大字的茶饼,一看就不是凡物。
“靠!你倒是个识货的,这饼可是98年的茶王,我大舅都舍不得泡一开。”张典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将茶饼取了下来,几乎是一叶一叶的从边上将茶条从茶饼上扣下来,放在秤上,称量了8克之后就再也舍不得多扣一叶,封好包装又将茶饼放了回去。
“瞧你抠抠搜搜那样,多放两片你能死啊?”关翡笑骂道。
“要不是为了从你嘴巴里面翘出点实话来,你能闻都闻不到这茶,我老舅把这饼茶看得跟亲儿子似的,他自己也只是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扣下两叶来用小杯泡了解解馋,就给你喝这一泡都不知道要被他念叨多久。”张典一边碎碎念着,一边拿起茶壶轻盈的往茶盏里面注入一股牙签粗细的热水,随着雾气升腾,一股类似于兰花香味的茶香若隐若现的再空气中绽放开来。
关翡伸着鼻子嗅了嗅,笑着说道:“光闻这股味道就知道这茶叶不是凡品,回头给我翘上半饼,我带走留作收藏。”
“少废话,喝了我的茶,该给哥们上点干货了吧?”张典骂道。
“怎么说呢?你是怎么看出来我跟韩家有仇的?”关翡想了想,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
“废话,能不能别把我当傻子,金钱没有属性,但是资本是有属性的好么?胡根生就是滇西的定海神针,为的就是防止韩家化蛟,这在圈子里面算不上是什么秘密,你特么跟胡根生走的这么近,韩家通过我来试试能不能从你身上打开一丝突破口的目的这么明显,要不你以为我为啥窜促你跟韩大少爷会面是为啥?”张典直白的说道。
“果然这帮子二代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关翡心中腹诽道,开口问道:“咱们好歹也是撒尿玩泥巴的交情,虽说你老张高些,拉拢腐蚀我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丝丝的愧疚感?”
“少来,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凑在一起的,只要能挣到钱你管他韩家还是胡家,黑猫白猫,能逮着耗子的才是好猫。”张典不屑的说道。
“靠!这话你让我怎么接,哥们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现实。”关翡端起张典倒好的茶汤抿了一口,顿时间舌下津如泉涌,满口回甘,整个口腔到鼻腔内泛起一阵浓郁的花蜜香气,甚至将刚才张典无比直白的话语带给自己的不适感都冲淡了几分。
“少说那些没用的,你要不是靠着胡根生,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张典鄙夷的看向关翡,都是前年的狐狸,何必在自己面前演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