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谓是年少得志,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得到成仙,我趋向于从古印度传来的一指问天势,这手势到今天的印度苦行僧都在做,他们永远不会放下自己的一只手臂,长此以往,手臂便会萎缩,在外人看来便会成圣。

这个人恐怕就是如此,但印度的苦行僧从小便会开始,而他则在成年之后,便造成胳膊供血不足,苦不堪言,但这足以成为壮举,于是,被截肢就成了必然。他截肢那一天,天气很可能不好,狂风骤雨,在民众的眼中便成了天怒。于是,有了我所见第三幅壁画,这一臂成了当地的圣物,被刻画在了墙上。

一瞬间,他成名了,他开始进入上流圈子,他认识了一个女人,这女人是位高权重,我认为她是哈巴河古城城主的女儿,或者首辅的女儿,亦或者是首富的女儿,总之他们见面了,相谈甚欢,于是,有了第一幅壁画,他与女子在河边漫步,这一幕给了女子满心的欢喜,与他来说不可冥灭,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团欲望之火。

随后,他们开始了幽会,他们在豪华帐篷里以谈经颂佛的名义行那苟且之事,相应的,女子借助家族的势力给了

他无尚的荣耀,和尚承诺如果有一天,他死了,那便希望女子的画像出现在墓穴里,最好是果着的,即便是做了鬼也能每晚看着她的画像,思念在一起的美妙时光,于是有了第四幅画像,如同圣洁女神的果女画像。因为这个和尚爱上了女子,无法自拔。

在我看来,这样的事儿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大人物觉得此事荒唐,也看清楚了这人丑恶的面目,换了是我,就会在他食物中下毒,弄死了然,一场盛大的葬礼都好过于有一天,自己女儿与和尚偷欢,被全天下的人当成笑柄要好得多。

那么第三幅图便是记录了和尚死时的景象,哈巴河古城的民众聚集,将他们心中与神最接近的人送走,大概可以让神知道他们的心意吧。

在下葬的时候,肯定有人想把他那条“神之左臂”留下来,以示纪念,但和尚知道他自己是什么货色,自古身土不二,就是太监也会在下葬的时候,把命根子一起带走,所以,他死前要求必须将手臂一起下葬。

于是,在一个狭小的密室里,他的手臂跟着一起摆在了那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我正打算站起来走人,姜允儿却睁大了

眼睛,看着我说道:“师傅,您怎么能这么构架一个故事呢?这里面有很多疑点没解决啊?”

我看向了她,说道:“疑点?什么疑点?”

“他是和尚,和尚死了之后,难道是其他和尚安葬他吗?如果是其他和尚,他的事儿不就曝光了吗?我觉得这说不通,只能是画中的女人安葬他,但这样的规格下,不可能是十几个人完成的,肯定需要三十人以上,而且三十个人都是嘴巴很严的。甚至可能是民众也认可这种下葬方式,尊他为神,要不然,这大墓外面不会有那么多的魂瓶。”姜允儿说道。

我愣住了,似乎我也发现了不对劲儿,我狡辩说道:“那就是掩饰的很好咯,嗨!男人想忽悠一个女人前,必须前包装一下,就像万金油追金晶,要么显得神秘要么就是把家底子全部抖出来,让女生知道你不是废柴,万金油属于后者,这哥们属于前者。”

“银大少,你拿我和一个死鬼比,我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万金油却是瞅着那断手,在给我使眼色,我凑过去,他低声说道:“银大少,刚才没注意,你看到那手臂里有东西没?”

我小声说道:“啥东

西?”

“有个珠子,我看怎么像是红信石啊?”万金油说道。

我吓了一跳,说道:“啊?砒霜珠?”

红信石,也叫鹤顶红,但查阅所有籍,都没有这个条目,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比方鹤脑,可增强目力,使人夜能见物。鹤顶红究竟是什么,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章,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着名的砒霜。

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传说古时为官者将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时用来自杀,方为可信。甚至有段时间被作为朝珠的一部分,我就见过一串老佛珠上有这个东西。

万金油说道:“银大少,这老东西可有点值钱啊。”

他说的没错,本身红信石不值钱,但作为朝珠,上红的一般都是位极人臣的,有时候,在朝廷上死谏,就是当场抓起自己的佛珠,一把扯断,一口吞下红信石,以此铭志。能存下的,大都是这个官员一生顺顺利利,他的朝珠上的红信石便成了美好的寓意,如果专门喜欢这种珠子的那至少可以卖个十

几万。

我低声说道:“扣下来带走!记得洗手!”

“好嘞!”

就在这时,姜允儿又开口了,她似乎从沉思中回过神儿来,她说道:“师傅,我不喜欢你的故事,你的故事里破绽太多,我也有自己的理解,这里众多不合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可以解释为什么这里出现这样的壁画依然会有人朝拜,而且我不觉得这个和尚是个花和尚。”

“啊?”我的脑回路正在花和尚和红信石之间切换,硬是没回过味儿来。

姜允儿也不管我爱不爱听,给我说起了她的认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斩断七情欲的人。他从小聪慧,足迹遍布西境,他将法门传到了西境的各个部落,他不但懂得医术,还懂得为人之道,他的豁达让百姓信服。”

姜允儿不认为一个男人可以随随便便借助天地异相成功,必然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才能让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教义。就好比唐三藏西天取经,那是历经磨难,还会受到唐王礼遇。

这个和尚云游四方,某日来到了哈巴河古城,他感觉这里山清水秀,似乎对自己苦修天道有了一些突破,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带着仆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