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说道:“在下明白长安令的意思了,就像是得病的吐蕃,他们宁可让吐蕃就这么亡了,也不会让长安令去治吐蕃的病,若是长安令治好了,损失的是那些庙堂之上的人。”

“明明可以治好的病,他们宁可让吐蕃病死,他们也不会让长安令去碰,因为长安令是他们的敌人。”

李正对薛仁贵说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插手别人的事情,若是说多了,说明白了,以后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薛仁贵点头,“在下明白了,以后不会再随便议论了。”

“行了,把地图交给李绩大将军,你接着去训练护卫队吧。”

“喏。”

薛仁贵带着地图回去了。

李正打开军报看着上面的内容。

王玄策他们已经到了拉萨,而且护卫队的成员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适应,也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

按照现在送信的路程来看,这封信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在这个信息落后的时代,一个军报消息隔了一个月,这还怎么指挥。

出征在外的将士,全凭自己的判断。

看完军报,李正继续帮着收拾这些岭南粮食。

一些稻米从麻布袋子里撒了出来,这些稻米有些发毛。

显然是不能用来吃了,可以用来喂鸡鸭。

李正捧起一些打量着这些稻米,这些稻米的颗粒有些大。

剥开稻壳看着稻米的颜色,白色中带着一些黄,而且像普通稻米一样带着一些透明感。

这不是糯米吗?李正当即就看出来了。

在古代有糯米种子难得。

如今的稻谷也没有这么多的分类。

稻米,糯米,黍米都是粮食。

李正又扛下几袋稻米,看着其中的区别,有些稻米和糯米都混在一起了。

拎起一袋糯米比较多的稻米。

倒出来开始一颗颗分拣着稻米。

一旁的婶婶看到李正的举动,连忙说道:“正儿,你现在也是郡公了,怎么能干这么粗活,我们这些婶婶来做吧。”

李正一边挑拣着说道:“好像有一些稻米混在一起了。”

和婶婶们说了稻米和糯米的区别。

婶婶笑道:“我们来做吧,你去忙别的去,钓鱼也好,这种细活我们女人来做就好,平日里我们茶余饭后都可以挑拣。”

李正站起身说道:“那就辛苦婶婶们了,也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婶婶笑骂着,“臭小子说的什么话,怎么就辛苦婶婶了,你带着我们全村上下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报答你还来不及,这些活我们来做就好。”

说完婶婶们立刻开始了挑拣稻谷的工作。

李正帮着村民们把这些陈粮全部搬入粮仓。

说来泾阳这么多年以来,粮食的储备量越来越多了。

够泾阳所有人三年不劳作也能吃一年。

当然了,还要在作物的多样性上做选择,谁也不会吃土豆吃三年。

更多的还是把黍米当作主食,和一些瓜果蔬菜搭配着吃。

也不能不耕作,种菜要也要种。

田地里走不了几步就可以看到落在地上的没人要的土豆。

而且积存多年的粮食吃不完也都当作了饲料,更多的也一放就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