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不行啊。

这是利亚姆听到狮门在这个时间点建立了海外发行网络的第一想法。

不过转瞬他便思考起了所谓“合作”的用意。

众所周知,影片发行最需求的除了宣发资源,第二需求的便是优质片源。

不说其他,如果只是国内发行,一年少于10部电影都是很浪费渠道的行为,扩大到海外,这10部电影中还必须有一半以上是值得全球发行的——那种几百万票房的电影就不要拿出来了,发行了也没用,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极大概率还要亏。

狮门的产量不低,严格意义上来说比萤火虫的制作项目更多。

仅去年,狮门便出品了1部电影,但狮门也跟大部分制片厂一样,投资拍片很具有不可控性,18部里,超过一半都是堪堪没亏,或者小亏的。

以总盈利盖过总支出,然后赚取利润。

换言之,如果狮门全部依赖自主制片,丫肯定支撑不起偌大的海外网络,因为小成本电影大多数不具备海外市场。

那么,他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优质片源问题。

这里面可以参考一下五大的做法,他们中有比重很大的一部分海外业务是拉拢中小制片厂,发行人家的电影,收取渠道费。

狮门跟哥伦比亚关系不错,以前狮门要是有什么值得海外发行的电影大部分是由哥伦比亚代理的。

所以,狮门想自立,还得想办法稳住哥伦比亚。

站在狮门的角度,利亚姆觉得他们如果想争海外市场的话,估摸着已经开始行动了——不止与萤火虫维持好关系,其他独立制片厂都要试着争取。

甚至为了片源,可以做出一定让步,增加己方的筹码——海外渠道费用降低,让利给独立制片厂,换取优质片源。

这是很容易想出来的办法。

狮门不这么干,它拿什么跟五大竞争?

如果大家都一样,为什么麻烦你狮门发行呢。

是以,利亚姆突然觉得狮门此举对萤火虫来说是有好处的。

反正他们没有海外发行能力,电影总要交给别人,格局被打破,受益的可不就是他们这些中小型制片厂吗。

这就好比手机厂商们掀起价格战,人家是为了市场份额在竞争,但不妨碍消费者享受到其中的好处。

至于格局稳定之后,价格又涨回去了,那也得等到那时候再说。

约瑟夫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同样认为可以跟狮门保持亲近。

考虑问题当然是站在各自利益上,这很现实。

所以对于狮门将要如何如何不重要,萤火虫要怎样扩大自身实力才重要。

莱曼沉吟良久,点了点头,把这件事交给了约瑟夫,让他跟狮门总裁乔恩-费勒梅打交道。

......

3月2日。

上映两周多的《朱诺》累计票房已经过了500万美金。

而在法国,放映了接近四个月的《无法触碰》本土票房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亿欧元。

其实早在3月初,《无法触碰》就卖不出多少票房了。

但因为距离目标票房很近,三家发行方一致决定不下画,宁愿少赚点钱也要把这部电影抬上去。

终于,一日一日的积累,《无法触碰》成功了。

当然,这种维护本土市场的现象并不少。

几乎所有地区都有过类似抵抗好莱坞大片侵袭的措施,只不过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那么,这有什么意义?

很简单,一部表述法国化的影片以亿票房压过了曾经的榜单冠军——亿的《泰坦尼克号》。

法国史上票房最多的也不再是一部好莱坞电影,观影人次也破了记录,达到了165万。

或者说,榜单之首刻上了法国的印记。

在本土电影萎靡不振,连连被好莱坞大片搜刮票房的时候,《无法触碰》逆势而为,就是在为法国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它的成功证明了法国观众是愿意支持本土电影的,前提是用心去拍,而不是拿了电影扶持基金瞎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