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在抄郑卫民的“作业”,但蔡志勇并不觉得哪里丢人。

就像郑卫民一样,能让老家的人过上好日子,他多花点精力也是应该的。

这次暑假回家,老家大队开始有了变化。

既然别的地方都开始推行责任制了,老家那边的地也开始分开,虽然无法包产到户,但包产到组也让大家伙干劲鼓起。

新品种的苹果……蔡志勇觉得要好好看一下。

农业部还在推广,但各地的反响不一样,新生事物被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蔡志勇退出了宿舍的聊天,开始给老家写信,让他们留意上头有没有人来推这个红富士,如果有,一定要积极响应。

见着蔡志勇趴在桌子上写信,梁野好奇道:“老蔡,这刚回来就给老婆写信?你这暑假没好好陪陪嫂夫人?”

“我说老梁,卫民给的作业你们都不抄啊?放了寒假,这小子估计就要当干部了,他嘴里的消息绝对千金难买,我还不赶紧趁着能听到时候抄了?”

王乃强非常赞同:“老蔡说的对。趁着卫民这小子还能往外说东西,你们赶紧记,真等到明年可能他就不好再同你们提前说什么了。”

“老王,你不写个信?对了,你也是大院的,没地方写……”

王乃强凑到蔡志勇旁边:“我看看你怎么写的。”

蔡志勇大方地把身子侧了侧,让王乃强看;王乃强一目十行,眉头却皱了起来。

他朝郑卫民招了招手:“卫民,你来看,老蔡这个人就是太实诚了。”

“怎么说?”郑卫民也凑了过去。

王乃强说道:“老蔡,你得换个说法。就说据领导子女传来的可靠消息,农业部在小范围推这个苹果,被陕北抢了先,让老家的人去打听打听,有的话赶紧种,要悄悄的,不要声张。”

蔡志勇赶紧抽出了另外一张纸:“我这就改!”

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截然不同;没人愿意被强迫做某件事,即便这件事对自己有益,但心里总归是有些不痛快。

但要是偷摸着告诉人家说怎么干会有好处,那积极性可能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营销手段也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明明东西都卖不出去,他们也要打广告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主打一个紧张感。

其他几个老大哥也坐不住了,都抓过信纸开始写信。

但王乃强又来了一句:“都写啊?我看看,别用咱们学校的信纸来写,换普通的信纸,主打一个偷偷摸摸。”

郑卫民都佩服他了,如此细节化他都没有想到。

孙东风也给家里写了信,他还意识不到这个苹果能有什么大用,但他知道郑卫民在给陕北开小灶。

一边写孙东风还一边琢磨,要不要让沈招娣也给家里写一封?

第二天,郑卫民去拿暑期下乡活动的荣誉证,报纸也准备好了,最终版的那一份。

新生们在校园里出没,很好辨认。

学生会准备在近期再招一些新人进来,过了寒假郑卫民这一级的大学生就要大四,有人还要去实习,不好再留在学生会。

郑卫民手里抱着东西,沿着树荫往回走,看到不远处的有个熟悉的身影,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杜若穿着黄色的连衣裙,扎着马尾,头略略偏在一边,手背在身后,就这么看着郑卫民笑,等着郑卫民靠近。

“你是不是才发现我?我可是看了你好一会儿了。”

“刚刚在想事情,没在意看前面。”

“拿的是暑期活动的证?报纸我也看到了。”

几秒之后,杜若又开口了:“你暑假住的哪里?之前放假总是能看到你几次的,这次竟然没有看到。”

“这次我朋友帮我找了乡下的小学校,我把高羽都给放过去看了一暑假的。”

杜若一下子想到了明年的暑假,明年她要去美国了。

郑卫民抱着东西,脸上露出清朗的笑,就这么站在她的面前;她也听说了,学校有意让郑卫民留在团委工作。

“寒假过完要实习么?”

“要的。”

郑卫民还不知道在校团委会是个什么职务,但他能看到很好的前程;明年杜若要出国,可能不会再见了吧。

相互笑了一下,郑卫民说道:“那我,先回去了。”

“嗯。”

在拿到证和报纸之后,孙东风小心地收好,蔡志勇在一旁说道:“东风,等去小沈家里提亲的时候,记得把报纸给带着。”

孙东风哈哈一笑:“我记着了。”收好东西,孙东风抓起包便出了宿舍,他还得看准备考研呢。

大三下学期,便这样开始了。

几天之后,郑卫民收到了陕北的信,有徐志全的,也有韩亚的。

徐志全魄力很大,决定把大队的林地全改成苹果园,一共六百多亩地;他主意打得正,前期肯定要有一些损失,但改革开放了,市场上对水果的需求他都能感觉到,徐秀莲也经常会和他说县城里也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