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夏皇只为自己的计谋成功而满心欢喜,却对张太师一家的悲剧命运无动于衷,大太监在一旁默默地低下头,内心复杂不已。

身为夏皇的御前大总管,他是夏皇身边最忠诚的一条狗,会为他处理一切私密事务。

自从接任师父的位置,大太监就深知这个位置的不易。

他们这些无根之人不仅如同帝王手中的利器,有时也要充当帝王的防护盾。

但哪怕粉身碎骨,只要陛下记得他们的忠诚,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张太师的死却让他意识到,他所效忠的陛下心中只有冷酷和阴险,毫无怜悯之情。

无论他们为陛下付出多少,忠诚度如何,在需要的时候,陛下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推向死亡。

师父和张太师的悲惨命运,使得他们死后背负骂名,而高高在上夏皇却依然保持着清白和英明。

这样的帝王,真让人心寒。

他不禁担忧起自己的未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得到善终。

与大太监有着相同忧虑的还有曹丞相。

当曹丞相听到张太师一家被斩首的消息时,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讥诮的神色。

关于张太师勾结翰林伪造国的指控,夏皇给出的供词中有着合理的解释,称张太师因参与江家城墙案而被沙国奸细抓住把柄,不得不听从沙国人的命令。

这看似合情合理,让不少底层士兵和百姓深信不疑,但曹丞相仍然觉得这是在将满朝武当作傻子戏耍。

伪造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早晚都会暴露,相比之下,江家城墙案已经了结,夏皇若想,定能将张家从中摘脱。

生路与死路如此分明,张太师岂会疯到愿意受沙国胁迫。

曹丞相回忆起当初张太师受夏皇命令,秘密前往清河前线,未经朝廷商议,擅自与保罗签订停战协议的事。

两方谈妥后,夏皇亲自下旨,命令冀州战线的禁军边军停止进攻,沿途守军也对保罗大军放行。

若没有夏皇的暗中支持和指派,张太师岂能如此容易行事?

曹丞相又记起几个月前,当时京城被围,夏皇授意他力主和谈,以及前往前线与联军谈判,民间的骂声却都冲着他来。

人人都称他为奸相,卖国求荣,是千古罪人,却很少有人提及夏皇。

显然,如今张太师只是步了他的后尘罢了。

只是他运气较好,迎来了真相大白,在联军撤军后,人们都知道和谈是因为城墙问题而被迫,从而恢复了自己的名声。

但下次运气是否依然如此,他真不敢确定。

夏皇的所作所为,让他心生恐惧,不知道何时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张太师。

更可悲的是,即使张太师满门抄斩,身后名遗臭万年,也对夏皇毫无影响。

这天下多的是想当九五之尊爪牙,为他效忠的人。

张家倒下后,郑家不就填补了张太师女婿王家的空缺吗?

如今,太师之位依旧诱惑着其他人,不怕没人为之拼命。

想到这些,曹丞相第一次感到前途渺茫。

即使身为丞相,他与家族也依然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

这突如其来的京城风波,犹如一声惊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夏皇似乎急于将这桩事情公之于众,让每一个百姓都知晓。

距离京城遥远的天平山,同样未能幸免于这场风波。

并非天平山还能接收朝廷的邸报,而是邸报送达至附近的屿州府时,地方官吏按照上级意愿,将这一消息公之于众。

如此重大的事件,自然会有探子将它带到天平山。

谢卫得知此事后,急匆匆地找上了薛杉杉。

尽管县主先前告诉过他们,不要小瞧了夏皇的无耻,但亲耳看到这则消息,他仍旧无法抑制内心的急切。

“县主!陛下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将张太师一门满门抄斩,如今屿州各地都在传颂陛下英明神武!这让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