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蕊便只得在床上欠了下身子。

进来的姑娘端着定魂汤跪到秦蕊塌前,把茶盏高举过头顶道:“姑娘请喝汤”。

秦蕊道:“起来吧,不必这样”。

这姑娘却跪着不敢答话。秦蕊只得拿起汤盏喝了一口,便放回。

秦蕊道:“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道:“回姑娘话,我叫莺儿”。

秦蕊道:“莺儿,现在风好像停了,我想到船外面走走”。

莺儿道:“请姑娘稍等,我去拿裘氅,外面风虽停了,可深秋的天气,冷着呢”。

秦蕊点头笑笑。莺儿便转身出房来,反手关上房门,却走到旁边一间画船的阁楼里。

莺儿见老妈妈正坐在那里喝茶,便忙上前道:“禀妈妈,她说要到船舱外走走,我来给他拿裘氅”。

老妈妈放下茶盏,慢条斯理的道:“你给我把她看好了,出不得一点子差错,否则,你的命便没了。这是独孤大爷看中了的人,出了差错,你我都活不了。我看这小妮子来路蹊跷,你可得小心伺候,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不问,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她跑了,她要什么就给她,只要她不离开这船。而且,不能拂了她的意,否则,倘若她明天在公子面前说两句我们的不是,我们如何担待得了,到时不死也得脱层皮,你可听明白了?”。

莺儿战战兢兢的点头道:“莺儿明白,一定小心在意,谨慎伺候”。

妈妈只是嗯了一声,向里间努努嘴。

莺儿便进去拿了件鼠裘大氅,向秦蕊这边过来。

秦蕊此时方注意到自己的一身衣服从里到外都已经换过了,脸上便红了起来。

莺儿见状,忙上来跪下道:“姑娘上得船来时尚自昏迷,全身都被寒冷的江水湿透了,是莺儿斗胆给姑娘换下的衣服”。

莺儿虽嘴上还算利索,但心里直颤栗起来,脸上便显出些惊恐的颜色。

秦蕊看在眼里,便扶起她笑道:“谢谢你,莺儿,咱们到外面看看吧”。

秦蕊披上裘氅,和莺儿走到船舱外面,见这是一条两层的画船,便索性走上顶层。

只见画船的顶层外挂着一块“探花舫”的牌子,画船打扮得花团锦簇,顶层的楼板上摆着几张小巧的桌椅,此时人去楼空。

秦蕊倚在栏杆上,看着岸上灯火阑珊,江面上却尚有数只画船还亮着灯火,隐隐约约传来管弦和调笑的声音。此时一轮明月却穿破乌云露出圆圆的脸来,和着灯火倒映在江面。

秦蕊看着此情景入神,只听得莺儿道:“明天便是中秋节,姑娘可是在想念家人”。

秦蕊不禁悲伤起来,眼里噙着泪,强忍住道:“我已经是孤儿了”。

莺儿忙躬身行礼道:“对不起,姑娘,莺儿多嘴了”。

秦蕊苦笑道:“这不关你的事。这船顶上冷,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莺儿忙道:“我去给姑娘拿热碗粥吧”。

秦蕊点点头。莺儿便转身走了去。

秦蕊独自立在画船上,想起过去生的种种,眼泪流了下来。心想自己如何这般命运多舛,如今这世间只有江雪一个亲人了,却也生死未卜;父母亲死的不明不白,沉冤待雪,如果自己今日就死了,如何对得起父母亲的养育之恩。自己只有坚强的活下去,找出陷害父母亲的幕后黑手,让仇人明正典刑,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而此刻,秦蕊多需要一个依靠,心里不禁轻声低唤“江雪,你在哪里!”。

想到这里,秦蕊擦干了眼泪,看着江面上阑珊的灯火和一轮江月,不禁吟诵起那和江雪共制的词《锦堂春》来:

“晚风朗月桥头,白玉栏杆轻扣。

蛮腰袅袅青荇舞,拈花愁浇透。

曼言芳情无着,眉蹙婵娟如勾。

来去都作风扬柳,恰青春豆蔻。”

秦蕊念完,却突然听得岸上有人哈哈笑道:“好个‘芳情无着’‘捏花愁浇透’。本公子来也!”。

说话间,便只见一位青衣人一闪便跳上画船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