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黄昏与朝阳(第1/2页)
章节报错
这天下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而这天下曾经让人感觉到惊才艳艳,却又消失不见的,定然就是当年刘氏父子麾下的那些辩才谒者。
当年的简宪和诸葛玄蒋子翼这些人都曾经是刘备刘封麾下赫赫有名的人物,串联四方,游走天下。
只不过在天下的局势渐渐稳定之后,他们的地位也就慢慢的沉寂了下去。
不是刘备刘封对他们不妥,而是这天下间已经渐渐的没有了他们立足之地。
他们的才华在这个局势之下,也就剩下朝拜一下天子,互相联络一下感情,这天下大势,这兵锋所向,他们又能够如何?
可他们偏偏不服输,建安十九年,刘封死于颍川郡,在其临终之前,他给麾下所有纵横舌辩之士下了最后一个命令。
既然中原可以合纵连横,那么塞外之地就也可以合纵连横。
所有人前往塞外之地,寻找当年流落塞外之地的诸多豪族后人,并联合诸多小部落在如今鲜卑的身后发动反攻。
之后许诺这些人可以进入中原定居,换而言之就是内迁。
对于刘封来说,内迁胡人这并不是一件值得诟病的事情,最后司马家的五胡乱华将屎盆子扣在了曹孟德的头上,也是十分不要脸的。
只不过在这里面内迁的成分有些问题。
李儒刘豹刘渊这种内迁了几百年动辄还敢劫掠的主儿,不是说他劫掠对与不对的事情,而是说他们的性情很难改变。
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这些人,更加好满足一些,同样也更加容易同化一些。
最重要的是,用他们可以直接抄掉盘踞在并州数郡之地近百年的诸多异族,以及那雄踞朔方等地的袁绍残余。
当年袁绍奇袭朔方,然后在用实力坐稳朔方之地之后,立刻将那位和连之子请了出来,然后以他的名义去联系步度根与素利两个草原上鲜卑的霸主。
然后再找到留在了幽州藏起来的许攸,通过他联系幽并之地的诸多家族,将中原的农具粮秣乃是兵甲送到塞外,与异族人开始私自交易。
拳头与利益并行之下,让袁本初得以占据朔方,然后收拢诸多小部落慢慢扩充势力,借助那所谓的教义之争的时候再次联系到了苗圃。
与苗圃暗中合作,等到素利与步度根反应过来的时候,袁本初已经彻底的在塞外站稳了脚跟。
再拼死决战与相互合作之间,素利与步度根很爽快的做出来了最正确的决定。
如今袁本初再次回转中原之地,这塞外尤其是朔方乃至更加北方的草原顿时空旷了很大的一个地域,这就给了简雍等人足够的机会。
俟地部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和那消失了许久的李陵有所关系,不过这种事情谁又知道呢。
当年大汉骑都尉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只留下了在匈奴的这一脉,其中他的儿子在拥立昼借都尉为单于之后,被呼韩邪单于所杀。
之后他这一脉就慢慢的销声匿迹了,有说他随着匈奴北迁了,有说他们慢慢灭亡了,还有的说他们改头换面忘记了曾经李氏一族的身份。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有这么一支部落愿意承认他们的李氏一族的身份,无论真假都不重要了。
以李陵后人为旗帜,请诸多塞外的小部落“重回”中原故地,这也是另外的一种内迁方式。
只不过如今这个结局的代价却是着实有些许的大。
从并州乃至北地进入塞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那随时都会出现的塞外游骑和袁绍的斥候兵马。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面领着漫无目的的寻找,以及在风雪中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迷失方向,饥饿与寒冷那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离开之前,都是已经抱着必死之心而去的。
即便是他们准备充足,当年为了刘封立下汗马功劳的蒋干也再也没有回来。
是他找到了那“李陵的后人”也是他说服了俟地氏部落打出李氏旗号并恢复了李家的姓氏,然后去联络诸多部落,将散落在塞外的简雍等人寻到一起。
但蒋干却因为太过于激进,风雪之中强行数十里落下了病根,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尚未见到简雍与诸葛玄就已经在风雪之中怀抱节杖而亡。
甚至于那节杖都是他在路上自己制作的,他说自己这辈子都没当过真正的大国使臣,他想试试。
诸葛玄是引领他们回转中原的人,简雍因为年纪老迈加上长途跋涉双腿落下了残疾,这辈子也无法再继续骑乘马匹。
他拒绝了车架,选择了在莫洛河畔陪伴着蒋干的坟冢,也留在了那里。
大量的兵马进入并州,郭图第一时间联合黄祖等人将其收容归纳,并州如今地多人少,容纳这十余万青壮以及他们的诸多族人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同时黄祖直接带兵攻入云中等地开始借助这一次大胜收复并州诸多地盘。
一封信同样传入关中,让刘备回军之后不用着急解散大军,将大军带入并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