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院的大堂内,官之中有宰相和兵部尚、御史中丞,武将之中有九位三衙管军加上与左相李辅之同知崇政院事的英国公傅懋修以及其子武安侯傅津川。

武官员皆列席而坐,大堂的中间则是一长条大桉。

崇政院原为了西北战事以及廷议新法所设立,如今所议之事正是为了新军改制,以及齐王会是之后大军的安置情况。

新军共有八军十万人,早先隶属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后又充入山南两道战事之中。

但如今战事结束,新军如何安置就成了必要解决的问题。

而道君皇帝自然是打算以新军为根本,重组禁军。

废置早先的三衙禁军体系。

若是在吴逆叛乱之前,这个想法绝难成行。

但在连年大战之后,事情就引来了转机。

三衙禁军除了殿前班直之外,共有三十六卫,但自战乱以来,禁军之中也先后调出十几卫从征江淮、山南、关中、西川。

多年来天下承平,积弊深重的禁军自然是当不得大用。

最少有五个卫的禁军几乎是成建制的丧师,其他各部也各有折损,十不存五六。

官老爷们可是早就看禁军的兵痞们,以及背后的勋贵们不顺眼,这下更有发难的借口。

道君皇帝自然是乐见其成,顺水推舟。

正好借此机会清除军中积弊,毕竟之前顾忌此时已经消弭大半。

至于之前力主禁军不可轻动的勋贵武将们,此时也难开言反驳,又得了赵令渊的安抚和分化。

因此,革新军制已经势在必行。

现在要商议的不过是如何改,怎么改。

首先以大元帅府督领新军并不是常例,原本的三衙即便是废置,也需要另立衙署。

还有就是剩余禁军如何处置?

若是简单的更改一下军号,必然是无法达到皇帝的要求。

全部裁撤更是无稽之谈,那是要生乱子的。

所以禁军改制,实际上是多方势力相互博弈。

皇帝要精兵简政,禁军可用。

武勋世家要继续统军,执掌权柄,毕竟这关系家门存续。

官们希望可以裁撤冗余,消减地方驻军,若有可能还想干预军务。

此外还有一些注定被裁撤的禁军老弱需要安置。

因此多方所求的商议,必然不会一蹴而就。

傅津川虽然是剑南道节度使,但为了让他参与议事,还特意给他加了中侍郎的虚职,让他好参与改制之事。

但傅三郎对于这等事自然是没有兴趣的,还不满而立之年的他最不耐烦的就是跟这些老头子们坐在一起争长论短。

因此他特意坐在武将这边的最后一列,闭目养神。

不过很快傅三郎就得睁眼视事了,因为皇帝来了。

道君皇帝来到崇政院,却并不是为了正在商议之中的军制之事。

而是为了陇右换帅之事。

傅懋修直接举荐了尚在江南任职的平北侯马巍为陇右节度使。

其所留下的洪州都督一职,由如今的陇右节度副使刘兴宗接任,而节度使张仁愿入京为官。

至于节度副使,傅懋修举荐了卫国公李昭德,已故岐阳武襄王李世忠之子。

李昭德山南平乱之中督禁军参战,数有功,虽然不及其父之能,但也算是通晓兵事,经历行伍,以其爵功,为节度副使,亦或是一府都督都是够格的。

而平北侯马巍,治军严整,曾为朔方节度使,西北二虏皆不敢犯,还曾经任过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已经是如今军中资历仅次于几位年老国公。

且马巍还是皇帝赵令渊旧交,这样的安排就算是一众官也挑不出任何错处。

但这次道君皇帝却没有应下,反而是问道了左相李辅之有何人选。

李辅之自然是知道道君皇帝应该是另有心思,但这次就算一向跟赵令渊君臣相得的他也没能摸透皇帝的想法。

朝廷想要换帅,肯定是因为现任节度使和副使争权夺利,以至于陇右羌胡生事,不服王化。

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定然是要换一个素有威望的大将坐镇。

有能力有资历去做陇右节度使,还要镇得住边军那些个骄兵悍将的武将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