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永和县主及其表姐,被安太妃的话气倒了,但安太妃说的也有道理,眼下的确没时间计较这事了,于是便同意让表姐卖身给永和县主了。

其实安太妃让永和县主的表姐做丫环,并没作践她,不提眼下这情况,不得不做丫环了,就是没这桩事,家里姑娘做了府里老爷的姬妾,家里人继续在府里做下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事实上,京城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情况,好比《红楼梦》里赵姨娘的娘家人,就照样在贾府做下人,也没见她觉得难堪的。

主要是因为,古代平民生存艰难,依附高门大户往往能过的更好。

当下安太妃便吩咐人写卖身契,让永和县主的表姐按手印和画押。

永和县主的表姐自然是不愿意做的,但就是永和县主,也求她赶紧把这事办了,生怕宫里派人来调查。

周围都是安王府的人,永和县主的表姐根本不敢反抗,只得不情不愿地将卖身契签了。

她以为这个卖身契是一时的,是为了糊弄宫里,所以就签了,想着自己跟永和县主是表姐妹,等这事结束,将这个卖身契取消就行了,也不困难。

当下安太妃连夜将永和县主冒充的那个丫环,送到了庄子上,还改了名字,又将永和县主的表姐,打扮成了丫环的样子,让永和县主跟自己院里的人交代好,说这就是XXX(那个丫环的名字),反正卖身契上是那样写的,不能说别人叫了那个名字,永和县主的表姐就不能叫那个名字了。

虽然这个事做的,漏洞百出,但安王府只要咬死了,永和县主的表姐,现在就是永和县主的丫环,刚当的,名字刚取的,宫里也不能说她就不是永和县主的丫环,就不叫那个名字了,反正按规则来说,是没毛病的。做这些事时,安王妃和安王两人均在现场——安太妃倒是让他们去做别的事,但他们坚持呆在这儿,就是想看看安太妃做的事可行,要是不行,他们得另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将这事糊弄过去。

然后看安太妃这样操作后,觉得这方法不错,虽然漏洞百出,但只要咬定了表姐就是永和县主的丫环,就叫那个名字,倒也不能说他们是欺君之罪,毕竟谁规定永和县主的表姐就不能做她下人了,谁规定才招的人就不能带进宫了,谁规定她就不能叫那个名字了,安王府只要咬死了这一点,同时,汪贵妃没出太大的事,应该问题不大。

当然了,要是汪贵妃没了,皇帝暴怒之下,这样糊弄,估计是糊弄不过去的,到时只怕还是会出事,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要知道宫里的情况。

于是搞好了这些事后,安太妃和安王妃等人,并没睡觉,而是继续熬夜,让府里的人,一遍遍去宫里打听情况,看看汪贵妃情况可还好。

等到天明的时候,宫里传来消息,汪贵妃转危为安,这让安太妃等人,不由齐齐念了声菩萨保佑。

然后不多久,宫里就开始调查昨晚各家客人的情况。

之前汪贵妃危险,皇帝焦虑,没心情调查这个事,现在汪贵妃转危为安了,那皇帝自然就要好好调查,是谁害的汪贵妃了。

虽然之前皇帝就在派人调查,但没全心扑在这上面,现在他有心情了,自然就全力扑在这上面,好好调查了。

当下自然也有人来安王府调查,安王府的人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生怕这些人为难。

结果,就在慎刑司的人在调查的时候,有番子来报,说是凶手已经找到了。

于是慎刑司的人就草草登记了下安王府的情况,带人走了。

之后也没人继续调查这个事,让安王府的人不由额手称庆,想着这应该是逃过了一劫。

其实凶手虽然找出来了,但有些人家,皇帝还是派人继续进行了调查,但没继续调查安王府,琳琅琢磨着,估计是因为,安王府关系亲近,又跟宫里妃嫔皇子不怎么接触——主要是这三年守孝,安太妃等人又觉得自己是亲王府,只要不掺和争储站队的事,将来就能保荣华富贵,没必要掺和,所以只躲在家里守孝,从不过问宫中的事——皇帝没怎么特意调查,没发现永和县主和她表姐的事。

要不然,就算汪贵妃这次意外的幕后凶手,已经找到了,皇帝不喜有些人家争储站队,也会借着这次的事,继续找那些人家的麻烦,这也是其他人家还在继续调查,安王府却没怎么调查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