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姿《遇见》,孙艳姿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让华语乐坛的多了一位天才型的歌手,孙艳姿的唱功在华语乐坛来说,不能说是顶尖,但也绝对不算差,绝对是平均线之上的水平,而且她的几首歌也相当不错,高质量加高水平,在这个诸神之战里,能占有一席之地,她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厉害了。

阿杜《他一定很爱你》,阿杜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出道巅峰的压力又让这位歌手迅速跌落神坛,至今非常遗憾。但不能不承认的是,他的几首歌都相当好听,也绝对有资格入场神仙打架。

王星凌《第一次爱的人》,这位甜美教主王星凌,当年可是无数人心中的初恋女神,实在是太可爱了!人美歌甜,没道理不红啊,不过很可惜,王星凌的星途并不顺畅,红了几年也就渐渐的淡下去了,但不得不说,她的声线还是很有特点的,长相和声音都足够甜美。

王利宏《唯一》,王利宏真正火起来的一首歌,当年的表白神曲,有多少人是唱着这首歌,把心爱的女孩子追到手的?此人不仅是歌坛公认的才子,而且还被冠以“优质偶像”的名号。人挣得帅气,唱功了得,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太多的花边新闻,或者说,几乎就没有花边新闻,这个人非常非常的干净,给人晶莹通透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朴数《那些花儿》、张韶含和潘韦伯《快乐崇拜》、SHE《srstar》、刀朗《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神曲……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0-05年这个时间段,是华语乐坛真正的高峰期,神仙打架之名完全对得起这些人的努力,相比十几年后的乐坛,此时的乐坛才能让歌迷们真正的兴奋,也真正流传下来很多经典之作。

华语乐坛,其实经典之作非常的多,也经历过好几次的巅峰期。

最早的巅峰期,大概是在当年的战争时期。

那时候外商开始在沪上建立唱片压片厂,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百代公司、大中华唱片厂和胜利唱片厂等相继建成投产,由此拉开了我国生产唱片的序幕。

这一时期的唱片业带有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但是,在我党的领导下,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如聂耳、冼星海、任光等大神,纷纷投身艺术创作和唱片制作领域,为党的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三十年代的抗战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大路歌》、《毕业歌》、《梅娘曲》、《救国军歌》、《夜半歌声》、《游击军》、《江南三月》和《到敌人后方去》等,几乎都是为电影或唱片而制作的。

《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昭君出塞》、《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许多优秀民族器乐曲都是聂耳、冼星海等人为出版唱片而编写和配器的,这批珍贵的唱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

四十年代是我国流行音乐创立和发展的年代,黎锦晖、黎锦光、周旋等人也为世人留下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香格里拉》、《夜来香》、《秋水伊人》等。

从20世纪初至199年,华夏的唱片业历经磨难,发展缓慢。但近半个世纪的“国产”唱片所记载的却是灿烂辉煌的民族艺术精华和人类明的进步,京剧、地方戏曲、民族器乐、民歌、流行歌曲、电影音乐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量优秀作品问世,大批杰出的艺术家产生,许多优秀节目灌录唱片,广为流传,在灾难深重的土地上播种下日后开花结果的种芽,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一时期的港岛和宝岛,音乐发展脚步也不慢。

港岛方面,1950年代以前,来自沪上海派的国语时代曲流行于此,代表的歌星有龚秋霞、周璇、姚莉、李香兰、白光、吴莺音、张露等。

1950年代在高级夜总会表演的歌星以献唱欧西流行曲为主,配以乐师现场伴奏。当时本地著名歌手较为现时港岛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亚与黎爱莲和泰迪·罗宾)等。英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这类高级娱乐场所以上流社会的洋人为主,只有少数华人较有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来负担这类高级消费。

由于接触西方流行音乐,1960年代的年轻人喜欢自组乐队,以唱英歌曲为主。著名乐队有:泰迪罗宾与花花公子乐队、许冠杰与莲花乐队、陈任与Menae、松散者以至较后期的新特乐及玉石乐队等。190年代初期的偶像歌手仍以英歌曲为主,著名的有陈美龄、陈秋霞等。

19年许冠杰推出的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港岛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196年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则标志港岛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

宝岛方面,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确实是要远远滞后于乐坛发展的,而且这一时期,扶桑才是亚洲音乐的中心,所以很多宝岛歌手都会选择去扶桑寻求发展,就算没有远赴海外的歌手,也会选择去港岛,这一时期,华语乐坛处于新生期,各种思想各种技法相互碰撞,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旧与创新,这是华语乐坛的第一个巅峰期。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创作质量,较之更早的时期,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个巅峰期,就是八十年代的了。

80年代的港岛乐坛是港岛音乐史上最辉煌和最缤纷多彩的时段。

从许冠杰,罗,林子祥,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王杰领衔的乐坛潮流到Bend、张学友的兴起,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歌手。80年代港岛流行歌曲参照很多扶桑歌曲及西方音乐譬如摇滚、蓝调、民歌。由于扶桑歌曲比较有时代感,改编歌曲成了一个热潮。其中以《捕风的汉子》、《风继续吹》等歌曲为代表。

198年,标志港岛流行乐坛进入天王巨星的时代,第一个称为天王巨星是谭咏麟,伴随而来80年代其他最主要歌手也浮出水面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陈百强、叶倩、林忆莲、陈慧娴、钟镇涛、关淑怡。港岛本土乐队也在这时期茁壮成熟。

80年代的宝岛乐坛,是新陈代谢的时代,出现以大批优秀音乐人及歌手,其中以罗大佑,齐秦,王杰、周华健,李宗盛,卓依婷等为代表。90年代宝岛歌坛,是国语歌曲主导地区,其中以王杰,齐秦,庾澄庆,小虎队,林志颖、张宇、任贤齐风靡华人地区。卓依婷也在这一时期风靡东南亚和大陆地区。

这第二个巅峰期的代表属性,就是稳定,最初的各种思想上的冲突和碰撞都已经渐渐过去,各种融合也几近完成,创作数量和经典数量开始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也不断上升,真正开始出现天皇巨星超级巨星等名词,为下一次的巅峰期打造了深厚的基础。

紧接着,就是第三个巅峰期,是CD时代,也就是20世纪的最后几年。

1990年代港岛乐坛真正进入了巅峰时期,先有王杰独领风骚,后有“四大天王”及王菲,郑秀等实力派天后代表。

1990年代之前,港岛流行音乐歌手并不重视国语流行音乐,在这之前港岛的国语流行歌曲大多是来自扶桑歌手作品,直至1990年代开始后,以张学友、刘德华为代表的港岛“四大天王”开始进入宝岛,新加坡以及大陆市场,以大量翻唱扶桑歌为主,这其中最为成功的亦是张学友,他的国语唱片《吻别》、《真爱新曲+精选》等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令其事业登上高峰。在这个期间,同为港岛“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以《忘情水》《如果你是我的传说》等歌曲风靡整个粤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