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在凌连雄的坚持下,上官翎同意去漠北匈奴寻机救援。

宁贵妃扯了后腿,决定在拿渡国长留下来。

刘太后得知情况,迅速派出多路人马疯狂追捕凌连雄和上官翎,但因神龙局的秘密存在,他们多次巧妙逃脱。

赵骏被囚困于风影台,不闻朝政,忧心羞愤,很快便卧床不起。

容皇贵妃日夜陪伴,以泪洗面,却也无能为力。

虽然,赵骏身在风影台,但能通过神龙局的人清楚了解刘太后的一举一动,甚至还知道凌连雄带上官翎逃去漠北寻求救援的情况。

上官翎跟随凌连雄到了一个叫虎邱的地方,那是南匈奴的势力范围。

两人很快被对方抓捕,带去营帐。

一个叫王勉的汉人作了他们的翻译,随即向寒热虎耶单于引荐。

凌连雄说赵骏被刘太后囚困,乞求获得援助。

寒热虎耶身为南匈奴单于,得知他们遭受刘太后追捕,赵骏危在旦夕,很快答应出兵援助,但条件是事成之后要帮他夺回匈奴大单于位子。

一年后,寒热虎耶亲率十余万铁骑踏入大成国边境,在凌连雄和上官翎的劝说下,所到之处不伤及无辜百姓,在神龙局的互通消息和里应外合下,一路攻城掠地,不出半年时间就已兵临顺安府城下了。

刘太后被迫提出和谈,答应寒热虎耶退位还政于赵骏。

赵骏重登王位,私下跟寒热虎耶签署合作协议,答应年后将联合讨伐北匈奴。

亲政后的赵骏,并没有展开大肆屠杀,解除刘太后的一切权力后,将她监视起来,对之前背叛他的人施行宽容政策,悔罪者自行离去,效忠者既往不咎。

容皇贵妃很快替代郑皇后升任皇后,上官翎和凌连雄因护主有功都得封赏。上官翎升任贵妃位。凌连雄还是大内总管,但权力增加不少,统管宫禁护卫。

郑皇后遭到废黜,被削去一切名位,到水银阁伺候刘太后,齐昭仪未能幸免,被打入冷宫,成了戴罪宫女。

左无双代替齐昭仪成为左昭仪,张泽梅进补为张昭容。

神龙局功不可没,其中的南宫彪作为局主,被擢升为威武大将军,赏定国公爵位。其父南宫昀因此升为大司马,与太尉安钫骅协理各类军政大事。

平定风波后,赵骏开始推行新政,一方面着力整肃吏治和军纪,另一方面开始裁撤机构和冗余官员,各方面都作出很大变革。

在机构设置上,他废除三省六部旧制,改为司马府主管军务,太尉府主管政务,御史台监察武百官大小诸事,设中省,总领司马府、太尉府以及御史台。六部减为三部,为举才部、刑狱部、参事部,二十八司减为十六司,分解三部事务。

在人员配备上,司马府设大司马一人,司马四人,都统一十八人。太尉府设太尉一人,理事四人,协理一十八人。御史台设御史长一人,左右御史两人,执事一十八人。中省由大司马、太尉、御史长和皇帝组成。举才部设才长一人,左右才长两人,寻才一十八人。刑狱部设刑狱长一人,刑长、狱长各两名共四人,按察使一十八人。参事部设参事一人,左右参事两人,郎中令一十八人。

在职权和权力方面,中省直接对皇帝负责,统领全国军政大事。司马府执掌全国兵马军队大权,受御史台监察,归中省节制。太尉府执掌全国各类政事,接受御史台监察,归中省节制。御史台负责监察武百官,纠察军政诸事,有弹劾参奏职权,直接受皇帝节制。

都统、协理、执事各设有十八人,按府设置,下派属地,与知府共同管理地方军政和监察事务。举才部、刑狱部、参事部同归于太尉府,其中的寻才、按察使、郎中令也各有十八人,按府设置,下派属地,协助管理地方事务。

十八府,知府直接受皇帝委派管理,都统、协理、执事、寻才、按察使、郎中令按所属部门行使职权分部汇报。

这样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极大地加强了皇帝权力,上管中省两府一台,下辖十八府知府以及军政要务,解除地方军政大权,改为中省一律节制,疏通渠道,简化流程,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强了管控力度。

但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打击了地方的积极性,裁汰冗员,近七成官员丢掉乌纱成为平民。另一方面机构太过集中职权太过粗略人员太过稀少,很难担负艰难繁重的地方大小事务。

没有刘太后的掣肘,赵骏行事雷厉风行,很快便颁旨施行。

大批冗余官员被劝退返乡,怨声载道,私下对赵骏推行的新政怀恨在心造谣生事。

但赵骏心无旁骛,一方面指派御史台和神龙局追查封堵,另一方面让太尉府举才部巡察各府各地,四处搜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