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轻生死,重离别;而今,唯利益堪重,离别最轻。

那个世界要比这个世界看起来要繁华。

在彼世界,任微青一生的愿望仍旧是亲自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在那一瞬间,即使经历了两个世界之间的往返,也并没有让两个任微青拥有生物意义上的嗅觉,没有嗅觉的人应该算一个残疾人。任微青的这个身体缺陷从外表上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属于极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而目前,这些极少数的人,也仅剩两个。不用担心这两个人会泄露秘密,因为自己和她们之间从不往来。

若是在古代,任微青算是一个穷酸的生。穷生是没有钱却有地位的读人。可这是在现代,任微青是一个穷博士,从事天工作的博士。与穷生一样,穷博士是没有钱的读人;与穷生不一样,穷博士连地位也没有。在博士满大街溜达的时代,别把凭当棵菜!很多穷生却不这么想,比如任微青!

和所有的读人一样,博士学历是一个体面的身份,付出些智力和体力即可。抱着一张博士的凭,生活不会太差,却也未必富足。在单位上班的日子,任微青手上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微薄的工资根本凑不齐老婆本,稍有克扣就影响生活质量。

出差,有一个好处,不用像日常工作那样无休止地忙碌。参加这次帝都的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差事——出差开会。开会对于任微青十分具有催眠效果,空闲了下来的大脑干脆有些发麻,连发呆的症状都出现了好几次。开会是个不错的发呆场合,反正那些在会议上争吵的人,根本不会注意到走神的自己。一个小角色,神游几分钟根本不会有人注意。

任微青靠近窗户,侧脸从62层的窗户向外看,帝都的霓虹在繁华夜景中闪烁,低压的雾霾在空气中反射彩色的光,光晕蔓延至地平线的尽头;路面上的人们像蚂蚁那么小,车流和人流在路上繁忙地交错;快速道路上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车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每辆车的目的地在何处。

这个城市有3000万人口,每个人都沉浮在流光溢彩的人海之中,以远高于三分之一的参与感混迹在这座城市。去到这座城市之外,每个人都愿意显示这个繁华与自己的亲热关系,视城市边界为自家院墙。即使自己还不如外来游客到过的景点多;即使自己从未从高处俯视过这个城市的夜景;即使自己卑微地活在城市的角落,需要仰视5度角才能越过楼房见到天空。

彼世界大部分历史和此世界保持一致。

人类在经历电气化工业革命之后,又经历了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发起的信息革命。最终极的信息技术风暴就要来临,极少数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已经感觉到,传感技术将隆重登场,伪装成人工智能,或被称作“信息总成技术”。

如果,蒸汽机、电气化工业技术革命统称为能源技术革命的话;那么,数据信息技术、信息总成技术革命可以统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在彼世界,同样面临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离人无限的近!任微青笃定地认为,在将来,还能更近!这时候信息还没有被资源化,仍然以一种生物效率维持在一种低智阶段。

终极的信息技术会改变什么?会终结以生物为智慧核心的生物效率。相对未来的机器智慧而言,生物效率就是一种低智的效率。虽然,傲慢的人类还不愿意承认。无妨!走着瞧!

低智并非贬义,生物效率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机器智慧出现之前,人类的精神充满野性的自由,个性得到十足的彰显,人类的精神丰富且生机盎然。

自从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人类的精神世界逐渐荒芜。人们追求最快的工业效率,把机器和人都统一当作发展工业的工具。世界越来越多的商品和高楼,地面越来越多的道路和耕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工的痕迹。地球,已经不能靠自然的力量来决定土地的用途,人类征服了荒野!由于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被占用了,人类不得不考虑地球持续适用的问题,开始环境保护。

城市越来越大,帝都就是一座超级城市。在商业的繁荣之下精神一片荒芜。在信息工业之下,人就像由信息圈养的羊,思想中毫无“人”的痕迹。从解决生活到解决情绪都严重依赖互联网,生活得到便利,情绪得到迎合。信息渠道却被圈了起来。

回顾彼世界地历史,公元前38年出生的亚里士多德,那时连皮鞋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些光着脚丫子的哲学家,他们所考虑的哲学问题,竟然事关宇宙星空。这比绝大部分现在生活在互联网上的“明”人要深邃得多,“明”人在互联网上只讨论一些情绪。

自从霓虹灯亮起,城市再也没有出现过有星空的样子。在这个没有星空的城市里,人们很少会将目光越过楼顶,面向天空,思考最原始的哲学。

霓虹灯下的楼房,就像鸽子的笼;此刻,连笼子都在酣睡!没有人关心哲学,知道太多了,会影响他们用互联网向古代人炫耀的优越感!装睡已久,好不容易真睡着!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不敢叫醒一个真睡的人!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仍然在继续进化,除了人!优越感麻醉了整个人类,让人类丧失了进化的动力。

基于一种偶然,少年善于产生理想,至成年时大多理想会被放弃。某少年在疾病中失去最亲的人,往往会有一个成为医生的理想。人类在信息技术中失去了野性,任微青也就有了以信息技术拯救人类的理想,这是唯一阻止这个世界精神荒芜的机会。任微青早已不是少年,仍然让理想产生是不合年龄的轻浮,但他的这个理想比少年人要稳重得多。

碎片化的信息在互联网络上汇聚、流散,被别有用心的商业编织成信息的茧房,用于禁锢自由的思想,人们习惯而又安逸的困在其中。看起来这些信息陷阱温柔而又妩媚,难以抗拒;表面上信息供人们随意挑选至如意,并总是顺从人们的兴趣,网络乖巧而遂人情绪。

其实,人们的兴趣总是习惯性地被引导,这些引导信息带着目的,直到人们被牢牢的困住;聪敏的人或许可以灵巧地躲开网络上的信息陷阱,但如果陷阱太多,没有人可以在布满陷阱的信息网络中,找出一条完整的逃离路线来,以供你巧妙地度过人生。即使是聪明人也一定会掉进陷阱去。只是,聪明人不会忘记从陷阱中爬出来。在陷阱里,只有孤魂野鬼,没有人类。

大多数人不再关心抬头便见的宇宙星空,也不再对宇宙的目的保持兴趣。巨量知识碎片总是蜂拥而至。碎片为**所导致的生活困境,提供了临时安慰和乐趣。碎片为陷阱里无所依靠的孤魂,提供了临时的抚慰。在抚慰这些憔悴灵魂的同时,也隔绝它们接触真实。当然,这些信息也覆盖了62层的窗户之内,并没有放过任微青的电脑。

……会议室的争吵并没有停歇的意思,那些意见表达者为了说服对方,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斯,开始用嗓门来征服对手。因为,他们各自都意识到,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根本说服不了对方。

本能,总是在疯狂的时候,会再度光临身体。

……任微青继续神游。也许是失去嗅觉的原因,传感技术是任微青的酷爱,如痴如醉地沉迷其中。生活并不只会遂了兴趣的愿,兴趣并没有成为他的工作,只好在业余时间满足。工作之余,任微青研究信息的传播网络途径,也研究信息受体——网民。

他发现,相对于人脑接受信息能力,这些来自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十分的庞大。人脑被暴露在信息雨中,被信息淋漓灌洗,只需要找个舒适的躺姿。人们看似随意的选择,实际上根本就不随意。个人的喜好会自然地对信息进行过滤。喜好总是自己的吧!太高估自己了!网民的躺姿除了自己不知道,连手机软件都知道!这些在商家的眼里是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