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添油加醋地鼓吹品级入学制,众人听得心里充满无限遐想与憧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是在偷换概念。

科举制改的是官员选拔的方法,央学、国学、太学等学府的招生是招生。

虽然高等学府接手的教育资源会更好,但最终能否当官还是要看学生们的真才实学。

当然,这些高等学府还是有一定比例保举名额的。

否则,还是难以糊弄住这些士族之人的。

其他人也许日后也能看出其中端倪。

但此时仅有诸葛亮一人洞悉了一切。

不过诸葛亮一心为国,属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所以即使现在看破一切也不会多说一言。

于是乎,刘禅成功说服了原太子府的大臣,并要求他们好生去说服其他大臣。

众人自然是不敢违背皇上旨意,并觉得此事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至少可以大大提高士族子弟的当官几率。

议事之后,丞相诸葛亮、太保刘琰并单独留了下来,其他人等则是尽数被屏退下去。

养心殿内,只剩刘琰、诸葛亮与刘禅。

刘琰在刘备称王后便很少过问政事。

在刘禅登基后更是彻底沦为闲散人员。

所以刘禅将特意将其留下,刘琰心里还是有诸多好奇的。

“陛下,您将老臣留下,可是有要事相诉?”

“若当真如此,老臣乞请陛下免开尊口。”

“因为老臣这身子骨实在是经不住折腾……”

“前几日太医还说……说老臣身体日况愈下……”

说到最后,刘琰还特意用力咳嗽了两声。

但是刘禅看得清楚,这老家伙根本就是在演戏。

怎么想找他干点活就那么难呢?

领着一品官、爵双份福利,却整日赋闲在家无所事事。

朕的日子都不如你过得惬意呀!

不行,朕这次必须得给他找些活干。

不然他这当世儒学大家的身份不浪费了嘛!

这是何故?

原来,刘琰早年曾受教于汉末大儒郑玄门下。

与当今儒学大家郗虑、国渊皆为同门师兄弟。

所以,刘禅准备让刘琰担任中央官学首任院长。

“皇叔此言差矣!”

“今时正是建学人才匮乏之际。”

“皇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为当世之大儒,岂能因小疾忘大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