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儒晦的话,将楚逸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分析的十分透彻。

太上皇这个地位,确实是十分的尊崇,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甚至还要高过皇帝。

但!说到底,太上皇,依旧还是多了太上两个字,而非是真正的皇。

真正的皇权,依旧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只要楚逸一天不登基复位,那他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控这个支离破碎的大夏王朝。

而对地方上的官员来说,他们所认的,也只有皇权罢了。

这也是为何,吕儒晦始终都不肯承认自己是谋逆篡位,因为楚逸根本无法代表皇权。

在天下世人的眼中,这无非就是太上皇与官集团的一次利益斗争,最多也就是斗争的规模大了一些,达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并非是谋朝篡位。

两者之间,看似没什么不同,实则却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若楚逸如今已是大夏的皇帝,即便他的风评不佳,依旧被许多人视作大夏之耻,但只要吕儒晦这些臣子胆敢行此谋逆之举,依旧会引得许多忠心于大夏的忠臣良将围攻。

在外的各地镇军,即便镇军主帅是吕儒晦的人,当他们说出要起兵造反的时候,

甚至于,各地的藩王,也同样会群起而攻之。

无论他们的目地如何,但最起码在灭掉吕儒晦之前,这些藩王绝对不会闹出任何的幺蛾子来。

毕竟,这些藩王也都是出身于楚氏皇族。

他们自己起兵造反,那属于皇族内乱。

可吕儒晦这么一个外臣起兵造反,那岂不是要掘了他们楚氏皇族的根基?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

所以自古以来,以臣子的身份去造反,仅有极少数的特例,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

而如今的大夏,还没到末日来临的那一步,依旧可以依靠其自身的脊梁,支撑着这个王朝挺立在天地之间。

“太上皇。”

吕儒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相信您也清楚,各地藩王皆虎视眈眈,上位之心不死,而能让位极人臣的他们再上一步的,就只有那至高的皇权。”

“之所以他们迟迟不动手,是因为如今的朝廷依旧是朝廷。”

“朝廷虽是羸弱,对比天下藩王的实力远远不足,但那些藩王,不同样都是各怀鬼胎,不可能团结一心。”

“所以在无法确保以单独一己之力对抗朝廷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敢有丝毫妄动,否则就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可如果,朝廷不再是朝廷了呢?”

吕儒晦眸光深邃的看着楚逸,缓缓说道:“一旦朝廷散了,他们也就有了起兵的借口,例如说……清君侧,勤王等等?”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大夏江山必将四分五裂。”

“而太上皇您若时候不肯退,老臣与您鱼死网破,那么朝廷必散,天下也必将分崩离析。”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王爷们。”

楚逸同样直视着吕儒晦:“如此说来,左相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解,还都是为了我大夏江山社稷着想了?”

“若真如此,那为何左相不肯退呢?”

“相信左相也清楚,以你的才能,只要肯真心辅助本皇,本皇也必不会亏待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