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续命仪式
章节报错
这壁画讲的竟然就是楼兰王和虚无鬼王的故事,壁画的画风虽然拙劣,可画这壁画的人却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寥寥数笔,倒是把整个故事的脉络画得清晰。
当年虚无鬼王被逐出阴界,当时跟随他的还有数百鬼兵,只可惜他们都气力不足,万福盛年的阳气入侵,犹如毒药,很快,鬼王的追随者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虚无鬼王,最终只剩下一个人,他带着自己身边最亲近的鬼兵的魂晶去了大漠,大势已去的虚无鬼王最终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接受了楼兰王的盛情,成为了寄人篱下的看家狗。
画这壁画的人倒是挺有幽默感,他把鬼王和一群猎犬放在了一起,而这虚无鬼王那双狭长的鬼眼,竟然和那些狗一样闪烁着讨好的光芒,让人忍俊不禁。
在万福盛年的楼兰王也许确实连一条狗都不如,楼兰王给他修建了地下的鬼王墓,与其说是墓,到不如说是虚无鬼王的地下行宫,整个鬼王墓错综复杂,恢弘大气,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便是之前,陆冬他们去的黑盔城,下部分则是隐藏于黄沙之中的鬼王墓,黑盔城和鬼王墓原本是相连的,但后来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中间一部分的工程被毁掉了,自此鬼王墓的修建被迫中断。
画这幅画的人,大概也就是在这个停工的阶段完成了陆冬他们眼前的全部壁画。
虚无鬼王自从到达了楼兰之后,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隐居,从壁画上来看,虚无鬼王身上的鬼气极为微弱,到了最后他失去了由鬼气支撑而起的庞大身躯,他又用自己的灵力隐藏了自己的鬼眼,最后只剩下了和凡人一样的外貌。
但虚无鬼王依然险些在万福盛年间死掉,为了让虚无鬼王能够熬过万福盛年,楼兰王倒是煞费苦心,他为虚无鬼王建造了十八妖塔,这座十八妖塔的塔主是一个叫邱蓉的灵术师,这个邱蓉来自中原,和虚无鬼王差不多,都是因为身遇祸事,才被楼兰王招致麾下,为楼兰王所用。
这个邱蓉灵术师为虚无鬼王做法,吊他的鬼命。
只是这个法术邪乎的很,为鬼王续命之人不能是强迫,必须是处于自愿,而且最好本身就有一定的修行,他愿意为鬼王付出自己的全部的血肉。
仪式开始,血祭之人会通过邱蓉制造的法坛,而这法坛诡异的很,并不是常人所见的法坛,是一扇门,一扇只能看得见虚无的门。
苏静怡看着墙上的壁画,脸色不禁惨白,她不禁喃喃自语:“这扇门和我们看见的门……好像啊。”
三叔说:“很可能就是同一扇门,你继续往下看。”
献祭之人通过那扇大门之后,要切开自己的手心,滴落在门后一块巨大的玉璧之上,之后门上的双鱼形状的机关便会启动,机关一旦启动,献祭的人就会发生一些相当诡异的变化,在壁画上只见一个人如同复制一般,瞬间就变成了两个人,他们的七情六欲被分别分割,一个只有喜,怒,哀,另一个只有爱,恶,欲,他们唯独都少了惧,这些被分割的人都已经没有了惧怕。
紧接着这两个从外表上没有区别的人会开始厮杀,他们当中只能留下一个会慢慢化成血水滋养鬼王,另一个则会带着少了一半的情和欲活下来,但是并不会活太久。
活下来的躯体会被关在鬼王墓的玉棺里,那玉棺本身就让人产生幻觉,留在他们体内的情感和欲望会无限地放大,成倍增长,那些感情和欲望会让他们彻底崩溃,暴戾而亡,这暴戾而亡会产生极大的煞气,鬼王能依靠这些煞气延续鬼命。
开始确实有不少人因为信奉鬼王,而愿意为鬼王献祭,可惜到了后来,不少人看到那些被关在玉棺里生不如死的信徒,他们都害怕了,不愿意再为鬼王献祭了。
那一年,自愿为鬼王续命的只有十一个人,那那一年末,鬼王墓里的玉棺成百上千,堆积在楼兰沙海之下。
“这些玉棺很可能就在我们脚下或者头顶。”秦凯望着画面上一眼望不到头的玉棺,声音都微微有些颤抖。
“既然无人愿意献祭,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玉棺?”苏静怡皱起眉头。
大家一起向后面的壁画看过去。
原来邱蓉不但是个牛逼闪闪的灵术师,她还是一个一流的催眠师,她在十八妖塔里画满了让人催眠的符号,那些被她诱骗而来的人,从十八妖塔走过,早已失去了意识,任人摆布了。
“就像是我们。”苏静怡说:“恐怕我们也中了这邱蓉的催眠术。”
陆冬嘴上没说,心里却是在暗暗想,之前李尧说他看见在那扇门后躺着苏静怡的尸体,很可能苏静怡杀死了自己被复制的另一半身体。
三叔说:“罗布泊确实有关于双鱼玉佩的传闻,据说当年在寻找彭加木的过程中,就在罗布泊深处发现了一个奇异的装置,当时那个装置竟然将一条鱼复制成了两条鱼,而且这两条鱼是以完全对称的方式进行游动,就好似是太极八卦的运转方式一般。
当时科学家用注射器毒死其中的一条,另一条竟然没死,过了七天才死亡。
我想,也许科学家发现的装置和邱蓉给鬼王续鬼命的所谓祭坛如出一辙。”
“这么说苏静怡也会死?”陆冬急忙问。
“画上说,通过邱蓉十八妖塔的人都被关进了玉棺,现在苏静怡不好好的在这里,所以也很难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再说,进入十八妖塔的又不光苏静怡一个,怕是罗姐他们也都通过了十八妖塔,成了鬼王的祭品。”三叔说。
“恐怕不光是他们,二十多年前,刘老板的妻子、高姨、贺兴彭的父亲贺辰,乐言志,还有那个地理老师,都曾经通过了十八妖塔,他们也一定经历了一模一样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