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厚厚一摞奏疏,王德只觉手心一沉,看分量怕是有一斤。

此刻,王德心中忽然想到一个词——罄竹难。

既然王德能够想到,李世民同样也想到了这个典故,看到裴辛从怀中取出厚厚一摞奏疏,王德险些捧不住的一幕,李世民的眉头更加紧皱三分。

“陛下。”王德将奏疏交给李世民,自己识趣的退到一边,免得遭遇池鱼之殃。

翻开奏疏,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差,李泰跪在地上脸色越来越白。

方才裴辛之语,他一个字不

漏听在耳中,已然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责,引得天子如此愤怒。

民为水,君为舟。

此中道理李泰听过无数遍,自然知道天子有多么看重民心。

前隋民心尽丧的教训,至今还让李世民记忆犹新。

魏王门下的奴仆,动辄要求州县有所贡献,或者是钱财,或者是牛马。

州县不堪其扰,但是奴仆仗着编纂括地志的诏,胡作非为。

“自今日起,罢黜括地志编纂等事,所成册,一概焚毁!”李世民怒气冲冲的下令。

他本想让括地志成为自己政绩的象征,没想到最后却成为了自己的恶政。

“魏王府学馆,即日废除!”

“魏王立刻就国!”

李泰震惊的看着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看也不看他,继续翻着这册奏疏。

这时,御史崔固率先赶到。

“崔固,弹劾魏王的弹状呢?”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道。

崔固躬身一礼,严肃的从怀中取出一份弹状,虽然此刻他没有带着法冠,但在场所有人都紧张的屏息凝神,不敢说话。

“臣御史崔固,弹劾魏王罪责一十三条!”

“罪状尽在御史台,请陛下遣人索取。”

御史台中,盯着李泰一举一动的人不少,但是敢于弹劾的人却

不多。

百官可以随意弹劾,因为百官并非御史,即便弹劾,皇帝也可以选择不听。

但是御史却是专司弹劾的官署,一旦弹劾某人,皇帝一定要有所态度,无论是命御史彻查,还是要维护此人,都要拿出明确的态度。

如果御史是在朝廷上弹劾某人,那么此人一定要做出回避。

御史之威,恐怖如斯。

“朕准此弹状,中门下合议其罪。”

中门下自然不是中门下的长官,而是中舍人于隶属门下省的给事中,三司鞠问的传统,向来是重臣犯罪之时的标配。

李泰虽然不算是重臣,但却格外的重。

地位格外的重。

身为帝子,李泰无疑有资格享受三司鞠问。

如果太子有罪,合议其罪的大臣,就不是区区中舍人与给事中,而是帝国的核心成员。

中令,尚左右仆射,侍中,御史大夫乃至军方的代表,一起合议,方才可以定罪。

圣心独断载很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

即便如李世民这样的开国天子,也必须主动维护规矩,天子若是带头不遵守规矩,谁还会遵循大唐的规矩?

“臣等奉诏。”

崔固和裴辛、陈嘉良一同下拜应命,只等给事中到场便要议定魏王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