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董卓背了黑锅,其实就是隐晦的回答了徐庶刚才的问题,那就是袁隗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的疑问。

只是,这个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没有必要认真的追究下去,更没有必要寻找事情的细节,甚至连袁家人现在也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何况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外人呢!徐庶自然也没有这种无聊的爱好。

船舱里的众人很快就有意无意的将这件事完全忘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分析着中原乱局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为谁会入局,而谁不会入局而争论,徐庶则更加的关注异人,不时的向香香询问异人方面的动向。

说实话,方志也很关注异人的动向,但是方志却很明白,异人虽然人多心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现在异人还不足以担当重任,因此应该不会有异人正面跳出来企图唱主角,更多的时候,异人应该是依附在原住民的势力上,甚至从中左右原住民的决断,以这种相对间接的办法来参与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

纵观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讨董之战可以说是一个,而且之后也没有比这次战争涉及面更广、参与的名人更多的战争了,因此异人对这次的中原大战给予多么再大的关注,方志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为原住民一方,方志却并不认为中原大战将会改变整个大汉的未来,中原大战原本是董卓这个寒门势力对中原世族发起的挑战。但是随后由于雍州世族的大量介入,逐渐的演变成了雍州世族与中原世族之间的对抗,而董卓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雍州世族的马前卒。

不管是董卓也好,还是雍州世族也罢,其实与中原世族的争斗最终还是植根在中原世族对大汉核心资源的垄断上,而这种努力改变少数人占据绝大多数资源的斗争,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只不过现在因为中原世族的强悍和霸道,从治政斗争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战争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董卓中原世族的战斗有着一点宿命的意味。同样,中原世族的没落也一样有着宿命的意味,因此不管此战的最终结果如何。中原世族的衰落和分化在袁隗死亡之后,已经不可抑止的进入了加速阶段。

田丰是第一次见到徐庶,但是徐庶可不是第一次见到田丰,田丰整天朝西林学宫藏馆里面钻的时候,徐庶就注意到这个脸圆圆,喜欢废寝忘食的中年人了,其后田丰摇身一变成了密云军方的二号人物,这让徐庶也有些吃惊。

直到徐庶也被方志诓进了密云的军事团体,成为了总参谋部的二把手之后,徐庶才理解了田丰一步登天的原因。那都是因为方志就是一个典型的甩手掌柜。

当徐庶勉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的那一天起,方志就将所有的参谋部的事情,包括一些原本属于方志自己事情都甩到了徐庶的头上,这家伙用起人来真是不惜人力,说得好听这叫做用人不疑。说得难听应该叫抠门老地主。

徐庶对田丰执礼甚恭,不但是因为田丰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更是对田丰这个人的尊重,更有趣的是,田丰的女儿田稚可是徐庶的同窗师妹,所以。徐庶悲催的发现,自己平白的矮了一辈,而这个说法还是方志刻意的当着大家的面提出来的,气得徐庶恨不得一脚将贼笑的方志踹死。

当然,徐庶自己也是很尊重田丰的,田丰的那种好学和勤奋的态度亲切直爽的待人接物,还有过人的智慧和决断能力,都让徐庶认定田丰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前辈,而事实上,田丰确实是个值得尊重的长辈,不管是从能力上,还是从品德上都是如此。

孔融见到方志自然是很高兴的,最近中原风起云涌,喜欢瞎操心的孔融自然有些寝食难安,虽然青州在田丰和宇伯颜的坐镇下相对安稳,但是随着中原战乱将起,恐怕青州也难以置身事外了。

互相寒暄介绍了一番之后,孔融带着属下迎了方志夫妇以及属下入内奉茶,废话不说,直接就将话题说到了中原形势之上。

“志,现在中原形势危如累卵,曹操更是奔走疾呼煽风点火,恨不得将整个大汉都卷进中原乱战一番,志对此事是如何看的”

看着孔融略微有些焦虑的眼神,方志淡然的笑着。

“举兄又是如何看的?”

方志的反问让孔融愣了一下,看了微笑的方志一眼道:“中原之战的结果如何不好说,但是最终演变成为关中与关东世族的对抗倒是很明显的,本来事情还是关东世族占优,但是袁太尉被刺,以及曹操的搅局都有可能让事情平添无数的变数,因此为兄也看不清了。”

“举兄,这个不重要,中原乱战如何打?以及打的如何?其实本身是跟青州,或者说跟北海是无关的,举兄又在担忧什么呢?”

孔融愣了一下,下意识的与身侧的王修和孙劭对了一眼,而这两人却都将目光投向了左手边末座的左丞祖,很显然,这人一定对孔融说了什么,或者是关系到北海未来的重要建议。

见到孔融欲言又止的样子,方志隐约的猜到了孔融在担忧什么,他是在担忧未来,担忧中原割裂,军阀乱战之下,北海该何去何从,一个心怀大志的曹操就已经让北海上下不安,若是有更多的军阀前来胁迫北海,北海该如何自处?

这也是对北海中立的一种怀疑,中立有时候是因为地缘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实力的关系,如果北海不能依靠强悍的实力维持中立,那么地缘上来说,北海根本就不具备中立的可能性,因此,北海内部自然就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对历史一知半解的方志不知道,这个被大家注视的左丞祖在历史上曾经建议孔融在袁绍和曹操两人之中择一而投效,可以说眼光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历史上的左丞祖被孔融砍了,至于原因么,据说是因为孔融认为袁绍是乱臣贼子,当然,这个是后世人们写的,历史这东西不能轻信。

方志大致的猜到了孔融的担忧,于是又开口问道:“举兄,你是否会响应曹操的号召,派兵参与这次讨董的军事行动?”

“这为兄的意思是参与,毕竟曹操手里有着天子的诏,身为人臣不能不尽力吧?!”

方志看着孔融为难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笑:“曹操说那是天子亲笔诏那就是么?”

“这可是也不能就肯定那不是天子诏吧?”

“当然不是,说难听一点,天子的性命捏在董卓的手里,天子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又有什么本事将诏送出来,或者说,天子真的能不顾自身的死活,直接挑衅董卓的权威么?”

“志是说,这个诏是假的?是曹操伪造的?”

“未必就是曹操伪造的,再说现在追究这个也没有意思,曹操的想法我想在座的诸位,包括举兄你自己应该都有个清醒的认识,大家这么积极的相应曹操的号召,不过是赶着去分猪肉,谁又在乎天子的死活了!?”

孔融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方志的话很直白,也就是说,凡是热衷于去中原的,都不是什么忠心之臣,而是想要去占好处的狼子。

“那为兄就不去了,还要将此事揭穿,让世人看清楚曹操等人的狼子野心!”

“那也不必,不管曹操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中原之战本来只是袁隗为首的中原世族集团与董卓之间的斗争,不管这两家谁胜谁败,对于天子来说都未必是好事,现在情况复杂了,变数增加了,未必就不是天子浑水摸鱼的时候,先帝也曾经致力于削弱中原世族的力量,因此举兄若真是为了天子考虑,不但不能阻止,还需要推波助澜才对!”

方志戏虐的看着孔融,孔融的脸上忽红忽白,显然心绪十分的混乱,支持天子,那么就应该支持中原的乱战,乱战之下倒霉的肯定还是百姓,一边是百姓,一边是天子,孔融很为难。

纠结了半天,孔融终于废然长叹:“还是志说得对,没有那种能力,也没有忧国忧民的本钱啊!也罢,我就好好的守着北海郡,我孔融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

方志点了点头,正色道:“至于举兄担心的来自北海周边军阀的压力,其实到不必那么害怕,有密云与北海为盟,北海在青州自可长期保持着超然的地位,举兄要做的只是努力的壮大北海的实力,收容将来可能出现的难民潮。”

孔融既是感激又是复杂的看了方志一眼,苦笑着问道:“志是要参加讨董之战了?”

“当然,中原既然不适合百姓居住了,那么就到幽州去嘛,这不是很正常么?”

方志的话很直白,直接就将自己的意图清清楚楚的摆在了孔融的面前,只不过这句轻飘飘的话里又会隐含着多少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宜搜小说感谢各位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