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中有易水寒的粉丝,也有部份人对易水寒并不熟悉。

但对于他这个新晋影帝,基本上每个人都颇为好奇。

见观众们反馈热烈,袁玉东继续采访道:“我们都知道你这次凭借着《无间道》中的陈永仁击败了陈锋、植正祥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拿下了影帝,那么你对陈永仁这个角色是怎么理解的呢?”

易水寒沉思了片刻,认真地回答道:“我觉得最能概括的一个词就是煎熬吧……陈永仁其实并不愿意继续自己表面上的身份,近十年的卧底,使他心理面临崩溃的边缘,他的全部希望仅仅是:恢复身份。

一个好人,却要像坏人一样去生活,出卖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打架斗殴都是家常便饭,无法面对自己的女友,无法面对孩子,甚至要提供用来制裁同伴的证据,明明是个警察,却要与全世界为敌。

他的内心是一直煎熬着的,没有办法挣脱,只能忍受。”

“我们当时看了电影之后,我自己的感受是,您的表演就是这部电影本身冷峻、克制,跟电影的风格非常统一,整个片中的争锋相对都是暗涌,和以往的警匪片比起来,你觉得无间道有什么不同呢?”袁玉东继续问道.

易水寒沉思着,甚至过了一分多钟后才认真地回答道:“《无间道》跟从前警匪片比,第一次让人本身超越了兵与贼的职业概念。

陈永仁与刘建明,没有谁对谁错,除开两人表面的身份设定,细细去分析,这两人的处境根本是一模一样的焦灼状态,躲在暗处,得不到社会认同,缺少身份的焦灼状态,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集体才是安全的。

刘建明与陈永仁,两个人都“身不由己”,音像店那场戏,让我感触极深,这样两个死对头,竟然一同讨论起音响效果了,因为——他们不是对立关系,没有高低,刘建明是普通人,陈永仁也是……”

说起演戏和电影,易水寒从来是用最认真最专注的态度去应对。

俗话说“认真的人是最有魅力的”,这并非无的放矢。

一个人在专注于某事时,是最真实的时刻,就是当你专注于一件事时,周围的空间会被忽略,会沉浸在所专注的事件本身。

因为专注,所以忘记了伪装;因为专注,所以真情流露,而一个人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真实。

就如此时的易水寒,对待演戏对待作品,那虔诚认真的态度。

现在社会的人虽然浮躁,那是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欲横流所致。

很多人迷失自我的深层次中还是崇尚那种纯粹洁净的美好事物的,还是愿意去繁化简,追求本真的。

当看到别人专注于一件事,纯纯粹粹的为一件事儿而奋斗的时候,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我们想要过的生活。

易水寒对待演戏的态度,让观众们清晰地了解到,为什么他会有现在的成功,这是他应得的!

“发现我寒在说起演戏时眼睛是泛着光的,那眼睛真动人……”

“能够理解他的成功了,因为他的态度。”

“希望有更多像他这样的艺人能够走出来,而不是那些妖里妖气的小鲜肉!”

“我觉得平日里的易水寒比作品中的角色更有魅力。”

……

直播间的观众被真实的易水寒所打动,纷纷感慨着。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还是关于《无间道》和陈永仁,易水寒也给出了自己思考了后的答案。

袁玉东也有些感慨,作为京都娱乐信报的资深记者,他采访过的演艺明星数不胜数。

但他却发现易水寒身上有一种极其特别、动人的特质,那就是对演戏的态度。

他真的是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去实现,而不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

这样的易水寒……有一种难以言喻、让人佩服的气质和魅力,此时他能够理解易水寒会有那么多的忠实拥护者了。

“我们都知道你自己开了一家工作室,易水寒工作室,这也是《无间道》的出品方,问一个敏感的问题,《无间道》这部作品给你带来了多少的利润?”袁玉东笑着问道。

直播间的观众也都有些好奇,大家都知道《无间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拥有多少利润却只能靠猜测,现在易水寒现身说法,那才是最真实的答案。

关于钱,每个人其实都挺感兴趣的。

“应该挣了一个亿以上吧……成绩这么好!”

“我好像看过报道,说是应该三个亿……这些钱要是给我该多好。”

“我去!这么多,别说是三亿,少一个零我都笑哭了!”

“当演员这么挣钱啊,如果不是我妈不让,我早就成为演员了!”

“是不是傻?那是投资挣的钱,不是片酬!你妈要没拦着你,我估计你现在成了五十元一天的龙套了!”

……

易水寒笑着回答道:“这倒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很多媒体已经帮我们算了,如果算上网络资源分成的话……应该有四亿左右吧!”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真是我勒个去!他们已经尽量往高里估,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无间道》的利润。

四个亿啊!多少人不吃不穿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啊,易水寒一年就给挣到了,真的是……好羡慕!

袁玉东此时倒真的有些羡慕易水寒了,虽然他也不怎么缺钱,但这动辄数亿的收入,想想就觉得可怕!

自然自然的,易水寒给他的感觉又有点不一样了,他是影帝不假,但他更是一个亿万富翁啊!

“据我了解,工作室投资的作品都获得丰厚的回报率……这里面有什么诀窍么?”袁玉东相信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观众想要知道的。

易水寒笑了笑,这个问题最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基于前一世的作品和成绩作出的选择。

但这当然不能明说,易水寒侃侃而谈道:“基于对剧本的判断;对导演,演员的选择;对自己演技的信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