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炙热的太阳照射得天地一片透亮,大宋皇帝赵匡胤斜坐在西山之巅,仰脖灌了一大口烈酒,又拿衣袖拭了拭嘴。

极目远眺,太原城星罗密布的屋舍城郭就在他的脚下,似乎旦夕之间便可纳入大宋版图,可从二月份发兵到现在,他已经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了。

这四个月里,他的大宋精兵将这座孤城四面围困,又数次大败汉军、驱逐契丹铁骑、筑新堤引汾水灌城,甚至有不少北汉军官率众归降,可花团锦簇的光鲜外表掩盖不了的残酷现实是——太原城至今未破!

这座孤城,泡在汹涌的汾河之水中,看似摇摇欲坠,却又苟延残喘至今。

“陛下,臣等愿登城杀敌,拼死也要拿下太原!”

赵匡胤回头,只见抱拳叩首的乃是他的那群亲卫禁军。连日来的攻城不克让这些铁血汉子几近愤怒,不拿下此城誓不罢休。

手下人的愤怒赵匡胤如何不知,他自己又何尝不气愤?然而打仗终归不能意气用事,看着身后这群儿郎,赵匡胤面色却奇异地平静了下来,他正色道:“你们都是我亲自训练的精兵强将,无不是以一当百,我选你们为亲卫,与我同患难、共休戚,今日我宁可不要太原,也不愿你们为我冒锋刃、赴死地。”

一番话说得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赵匡胤一双大掌拍向离自己近些的一个卫士的肩膀,仰头大笑了起来,“我堂堂大宋七尺男儿,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

一行人说说笑笑间,忽而从远方飘来一阵喧天鼓声。赵匡胤面色一整,他朝太原城的方向望去,只见城外火光漫天,白日里将半边天照得通红。

“官家,”一个小兵快步奔来,“不好了,契丹援兵到了!”

赵匡胤眉目一凛,原来是契丹军,这又是打鼓又是放火的,是在向城内传信了。

“领兵之人是谁?”

“是契丹北院大王耶律乌珍。”小兵道,“此外,斥候来报,北面也发现契丹兵的踪迹,领兵之人乃是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斜轸。”

契丹援军,又来了。

几个月前,契丹换了新皇帝,新帝登基后第一次派兵支援北汉,可两路契丹大军甚至还没有踏上太原的土地,便大败于宋军,铩羽而归。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咽下这口气?契丹再次发兵赵匡胤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契丹军竟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成功绕过了宋军所有防线直接冲到了太原城下。

赵匡胤面容冷峻,他默默盘算着敌我形势。

这次契丹同时出动南北两院大王,以逸待劳,城内的汉军得知援兵到了也必是士气大振。而宋军这边,大军已经在太原城下苦战了四个月,早已是兵困马乏,况且军队长期驻扎在甘草地上,如今进入盛夏,暑热多雨,军中每日都有不少士兵身患腹病,战斗力已是大不如初。

赵匡胤再次望向那座被困在洪水中的孤城,很快,他便做出了决定。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宰相赵普。君臣二人视线交汇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匡胤豁然大笑了起来,“也罢,传令下去,招李继勋、赵赞、曹彬、党进觐见。”

赵匡胤迅速和诸将商议定退兵事宜。而大军劳师远征,纵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太原,可也不能无功而返。一方面,宋军在太原以北的石岭山以及河北西山东等地修建城寨,抵御契丹,另一方面,赵匡胤安排禁军将太原城周边一万多户百姓南迁到大宋境内。北汉国总共也就三万多户百姓,没了百姓也就没了赋税军士,看这太原城还能撑上几年!

安排好一切后,赵匡胤下令,全军班师回朝。

围困了太原城四个月的宋军如潮水般迅速退去,只留下了四座空荡荡的营帐,还有太原城内城外的一片狼藉。

.

宋军退兵了,悬在太原城头顶的那柄大刀终于被撤走。太原百姓们终于打开了紧闭的房门,重新走上了街市,清冷了好几个月的太原城终于又热闹了起来。

云朔坐在藏阁的窗前,她似乎都能在闷热的空气中嗅到那丝丝缕缕的市井烟火气。

扭头,她看向立在不远处的何二郎,想到那片被洪水淹没的村落,忍不住问了句,“家里如今可还安好?”

何二郎转过身来,拱手道:“大嫂托人来了信,家中房屋有些受损,不过村里人都在帮着修缮。说来还得感谢云娘子,那日水患,你领着兄弟们帮了不少村里人,大家都将这份恩情记在我们家头上,都争着抢着帮我家修缮房屋呢。”

云朔闻言一笑,“真要说谢,还得我向你道一声谢。”

何二郎闻言不解。

“那日在城墙上,若非你及时阻止,只怕如今我也和那郭宰相一样,身首异处。”